[发明专利]膨松的非织造织物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11601.3 | 申请日: | 2019-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38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拉尔夫·A·穆迪三世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里国际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02 | 分类号: | B32B5/02;B32B5/08;B32B7/022;D04H1/541;D04H3/14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蔡胜有;苏虹 |
地址: | 美国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造 织物 | ||
提供了非织造织物,其包括(i)至少一个具有多根卷曲的多组分纤维的一次性高膨松非织造层和(ii)稀松布。稀松布的第一侧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结合至第一一次性高膨松非织造层,并且任选地,稀松布的第二侧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结合至第二一次性高膨松非织造层。第一一次性高膨松非织造层具有第一密度以及稀松布具有稀松布密度,其中稀松布密度大于第一密度。
优先权要求
本申请根据35U.S.C.§119(e)要求2018年2月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2/626,242号的优先权,其明确地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发明的实施方案一般地涉及对由于非织造织物上的外部负载或沿机器方向施加的张力引起的变形(例如机器方向上的伸长和/或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减小)具有改善的抵抗力的一次性高膨松非织造织物。本公开的发明的实施方案还一般地涉及制造这样的一次性高膨松非织造织物的方法以及这样的一次性高膨松非织造织物作为卫生相关制品(例如尿布)中的组件的用途。
背景技术
在非织造织物中,形成非织造织物的纤维通常在网的x-y平面中取向。因此,所得的非织造织物相对薄,并且缺乏膨松或z方向上的显著的厚度。适用于卫生相关制品(例如,个人护理吸收性制品)的非织造织物的膨松或厚度促进制品的对使用者的舒适度(柔软度)、波动管理、和向相邻组件的流体分配。在这方面,高膨松、低密度的非织造织物用于各种最终用途应用,例如用于卫生相关产品(例如卫生巾和餐巾、一次性尿布、失禁护理垫等)中。高膨松且低密度的非织造织物例如可以用于诸如毛巾、工业擦拭器、失禁产品、婴儿护理产品(例如尿布)、吸收性女性护理产品和专业健康护理制品的产品中。
为了赋予非织造织物膨松或厚度,通常期望构成网的纤维的至少一部分在z方向上取向。常规地,这样的膨松的非织造网使用卷曲的短纤维生产、或者利用成形织物的后成形过程例如起皱或打褶来生产。虽然存在用于生产高膨松且低密度的织物的方法,但是织物通常在转换期间经历许多过程,这使材料压缩和/或变形。织物的压缩可能减小整体松厚度(bulk),其在织物在各种转换过程期间在机器方向上传送的同时产生,可能引起不期望的机器方向上的伸长和/或颈缩(例如,横向方向上的宽度的减小),使得由于织物的整体变形而消极地影响转换过程的能力。
因此,在本领域仍然需要对由于非织造织物上的外部负载或沿机器方向施加的张力引起的变形(例如机器方向上的伸长和/或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减小)具有改善的抵抗力的膨松的非织造织物。在本领域仍然还需要制造这样的膨松的非织造织物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案可以解决一个或更多个前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案提供了非织造织物,其包括:(i)至少一个具有多根卷曲的多组分纤维(例如,不连续纤维、连续纤维、或其组合)的一次性高膨松(“DHL”)非织造层和(ii)稀松布(例如非织造物)。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案,稀松布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其中稀松布的第一侧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结合至第一DHL非织造层,并且任选地,稀松布的第二侧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结合至第二DHL非织造层,使得稀松布被直接或间接地夹在第一DHL非织造层和第二DHL非织造层中间。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案,第一DHL非织造层具有第一密度,第二DHL非织造层具有第二密度,以及稀松布具有稀松布密度,其中稀松布密度大于第一密度和/或第二密度。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案,至少一个DHL非织造层(例如,第一DHL非织造层)的在5N/5cm下的机器方向上的伸长率大于稀松布的机器方向上的伸长率。在这方面,与稀松布相对应的较低的伸长率可以在不会对至少一个DHL非织造层的膨松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同时有利地赋予非织造织物减小的伸长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里国际公司,未经贝里国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16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