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像机模块制造装置以及摄像机模块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08772.0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19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典;浅野富士夫;三宅秀穂;今川幸司;高垣拓树;名取真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PFA;泰可诺智能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新川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G02B7/02;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文娟;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埼玉县坂户市千代田5丁***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机 模块 制造 装置 以及 方法 | ||
1.一种摄像机模块制造装置,其调整透镜单元与传感器基板的相对位置,在调整好相对位置的状态下将所述透镜单元与所述传感器基板予以接合,所述透镜单元装入有摄影透镜,所述传感器基板安装有将所述摄影透镜所成的像转换成图像信号的摄像元件,所述摄像机模块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光学单元,包含准直透镜与测定图,使所述测定图的像通过所述准直透镜与所述摄影透镜而在所述摄像元件上成像,
基于所述摄像元件对通过所述光学单元而在所述摄像元件上成像的所述测定图的像进行转换所得的图像信号,来调整所述透镜单元与所述传感器基板的相对位置,
所述测定图相对于与所述准直透镜的光轴垂直的面而倾斜地配置,
所述光学单元的所述准直透镜的焦点位置重合于所述透镜单元的所述摄影透镜的入射光瞳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模块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感器基板保持部,保持所述传感器基板;
透镜单元保持部,配置在所述传感器基板保持部的其中一侧,保持所述透镜单元;
移动机构,使所述透镜单元保持部或所述传感器基板保持部中的其中任一者或两者相对于另一者而相对地移动;以及
控制部,通过所述移动机构来调整所述透镜单元与所述传感器基板的相对位置,
所述光学单元配置在所述透镜单元保持部的其中一侧,
所述准直透镜使所述测定图的像通过所述摄影透镜的所述入射光瞳而在由所述传感器基板保持部所保持的所述传感器基板的所述摄像元件上成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模块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单元包括:
中央光学系统,包含中央准直透镜与中央测定图,使所述中央测定图的像通过所述中央准直透镜与所述摄影透镜而在所述摄像元件的中央部成像;以及
至少两个周边光学系统,包含周边准直透镜与周边测定图,使所述周边测定图的像通过所述周边准直透镜与所述摄影透镜而在所述摄像元件的不同的周边部分别成像,
所述透镜单元与所述传感器基板的相对位置的调整是基于中央图像信号与各周边图像信号来进行,所述中央图像信号是由所述摄像元件对通过所述中央光学系统而在所述摄像元件的中央部成像的所述中央测定图的像进行转换所得,所述各周边图像信号是由所述摄像元件对通过多个所述周边光学系统而在所述摄像元件的不同的周边部分别成像的所述周边测定图的像进行转换所得,
所述中央测定图相对于与所述中央准直透镜的光轴垂直的面而倾斜地配置,
各所述周边测定图相对于与各所述周边准直透镜的光轴垂直的面而分别倾斜地配置,
各所述周边准直透镜是配置成,各光轴相对于所述中央准直透镜的光轴而倾斜,且各所述周边准直透镜的各焦点位置与所述中央准直透镜的焦点位置处于同一位置,
所述中央准直透镜的焦点位置与各所述周边准直透镜的各焦点位置重合于所述摄影透镜的入射光瞳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机模块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感器基板保持部,保持所述传感器基板;
透镜单元保持部,配置在所述传感器基板保持部的其中一侧,保持所述透镜单元;
移动机构,使所述透镜单元保持部或所述传感器基板保持部中的其中任一者或两者相对于另一者而相对地移动;以及
控制部,通过所述移动机构来调整所述透镜单元与所述传感器基板的相对位置,
所述光学单元配置在所述透镜单元保持部的其中一侧,
所述中央光学系统的所述中央准直透镜使所述中央测定图的像通过所述摄影透镜的所述入射光瞳而在所述摄像元件的中央部成像,
所述周边光学系统的各所述周边准直透镜使各所述周边测定图的像通过所述摄影透镜的所述入射光瞳而在所述摄像元件的不同的周边部分别成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机模块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单元保持部以下述方式来保持所述透镜单元,即,所述摄影透镜的光轴与所述中央准直透镜的光轴成为同一轴,且所述中央准直透镜的焦点位置与各所述周边准直透镜的各焦点位置重合于所述摄影透镜的所述入射光瞳的中心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PFA;泰可诺智能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新川,未经株式会社PFA;泰可诺智能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新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87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法伯病标志物及其用途
- 下一篇:优化SQL查询计划的维度上下文传播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