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磨削和/或抛光缺陷的方法及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07038.2 | 申请日: | 2019-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16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 发明(设计)人: | W·安讷斯托尔;C·沃尔;C·布尔斯坦;S·卡姆迈耶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塔克卤德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15/00 | 分类号: | B23Q15/00;B24B1/00;B24B27/00;B24B19/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11410 | 代理人: | 钟锦舜;童剑雄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磨削 抛光 缺陷 方法 执行 装置 | ||
一种用于在工件的表面涂层中磨削和/或抛光缺陷(1)的方法,其中,通过轨道式、旋转式和/或振动式运动,利用压力在缺陷(1)上引导被保持在工具上的磨削或抛光盘,磨削或抛光盘被配置成使得装配有磨削或抛光盘(7)的工具在所存储程序的基础上以计算机控制的方式自动地在缺陷(1)上移动,其中,磨削或抛光盘(7)首先沿着相对于缺陷(1)的同心内部磨削路径(2)被引导,然后不间断地沿着螺旋磨削路径(3)被引导到外部同心磨削路径(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磨削和/或抛光工件的表面涂层中的缺陷的方法以及一种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尤其是在涂漆的表面(例如车身)有缺陷的情况下,这些缺陷会在各个点处被磨削,然后抛光该磨削点。在这种情况下,其上保持有磨削或抛光盘的磨削和抛光工具由操作人员手动引导,该操作人员在接触压力下进行相应的磨削运动。
由于机器设计的原因,在其上保持磨削或抛光刀片的磨削或抛光工具的衬垫以轨道式、旋转式和/或振动式的方式移动,即,衬垫进行的运动可不受机器操作人员的影响。
除了正确选择磨料和抛光膏外,接触压力以及磨削或抛光运动对于加工结果也至关重要。在加工水平表面时,在这种情况下,接触压力是由磨削工具的质量和在表面上施加的额外手动力产生的。
然而,到目前为止,即手动方式,不能确保在表面的磨削或抛光期间的最佳和恒定的接触压力。这同样适用于磨削工具的最佳且恒定的运动,其中由于磨削工具和衬垫的形状和尺寸,仅可以在有限的程度上到达待加工的缺陷的精确中心位置。
结果,为后处理付出了额外的努力,此外,仅在不可接受的铺展宽度上产生了相应的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进一步开发一种通用类型的方法的目的,使得在优化磨削或抛光结果的同时提供可再现性。
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方法解决。
当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时,磨削工具的质量被补偿到对结果没有影响的程度。磨削工具的磨削运动及其运动类型(即轨道式、旋转式和/或振动式运动)彼此协调并存储在磨削和抛光路径中以在计算机中执行。
首先沿着与缺陷同心的内部磨削路径引导磨削或抛光盘,然后不间断地沿着螺旋形磨削路径将磨削或抛光盘引导到外部同心磨削路径中。
在圆形磨削运动期间,磨削或抛光盘优选地相对于缺陷的垂线向内倾斜预定角度,从而限定锥角。该锥角增加了在圆形路径的中心处的磨削能力,从而更精确、更容易且更快速地处理缺陷,并实现了向磨削点边缘的平滑过渡。
在这种情况下,外部同心磨削路径的半径不大于磨削盘、或者磨削或抛光盘的直径的一半。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装置被设计成使得磨削或抛光工具被设计为与计算机连接的机器人,该机器人具有衬垫,衬垫附接到臂部并且可以轨道式地、旋转地和/或振动式地移动以保持磨削盘或抛光盘,其中臂部可以以计算机控制的方式移动。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再次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其中:
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磨削期间的运动顺序的示意图,
图3至图5也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抛光期间的运动顺序。
具体实施方式
磨削运动和磨削工具的运动类型在计算机中作为工作程序而存储为自动磨削路径。
在开始磨削运动时,磨削盘或衬垫的中心与要磨削的缺陷1对齐,其中磨削路径从内圆2开始。在磨削路径2的磨削运动期间,磨削盘的中心垂直方向以锥角、相对于缺陷1的垂线以预定角度向内倾斜。
如上所述,在磨削轮廓时,磨削工具和待加工的工件通常彼此正交地对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塔克卤德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未经施塔克卤德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70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