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缺陷模式检测的熔断器控制系统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06833.X | 申请日: | 2019-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7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在璨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
| 主分类号: | H02H3/08 | 分类号: | H02H3/08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穆森;戚传江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缺陷 模式 检测 熔断器 控制系统 方法 | ||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缺陷模式检测的熔断器控制系统和方法,其中集成了能够在各种条件下执行功能以保护电路的过电流保护熔断器和信号熔断器。因此,甚至可以保护在诸如过电压、高温、低温以及除了过电流状态和短路状态之外的其他危险状态的状态下的电路。另外,可以减小当串联使用各种熔断器时要提供的宽设计空间和设计成本,并且可以简化电路配置。因此,由于减小了电路电阻,可以具有对电池的积极影响。
技术领域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8月31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8-0103915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缺陷模式检测的熔断器控制系统和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使用缺陷模式检测的熔断器控制系统和方法,其中集成了过电流保护熔断器和信号熔断器,并且因此,可以增加电路设计中的空间利用率、降低设计成本并通过减小电路电阻来提高电池效率。
背景技术
通常,当发生超过电路上允许的阈值的,诸如过电流、过电压、高温和低温的状态时,使用熔断器来阻断电流导通状态以保护电路上的元件。此时,使用过电流熔断器来阻断过电流,并且使用信号熔断器来阻断其他上述异常状态。
这种过电流熔断器和信号熔断器需要被串联连接以便布置在一个电路上。在这种情况下,存在例如设计空间增加、成本增加并且由于增加电阻而降低电池效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已经致力于提供一种使用缺陷模式检测的熔断器控制系统和方法,其中集成了过电流保护熔断器和信号熔断器,因此可以增加电路设计中空间的利用率、降低设计成本、并通过减小电路电阻来提高电池的效率。
[技术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使用缺陷模式检测的熔断器控制系统包括:过电流熔断器,当在电路中流动的电流的值等于或大于阈值时其被熔断;热量产生单元,其被定位为靠近过电流熔断器并产生热量以熔断过电流熔断器;开关单元,其改变施加到热量产生单元的电流的导通状态;以及控制单元,其检测缺陷模式信号并当检测到缺陷模式信号时控制开关单元的操作状态变为接通状态。过电流熔断器、热量产生单元、开关单元和控制单元被集成以形成模块。
在实施例中,熔断器控制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温度测量单元,其测量电路中的电源单元的温度,并且然后将测量值发送到控制单元;电压测量单元,其测量电路中的电源单元的电压,并且然后将测量值发送到控制单元:以及电流测量单元,其测量在电路中流动的电流,并且然后将测量值发送到控制单元。
在实施例中,缺陷模式信号可以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个:当通过电压测量单元的测量获得的测量值大于阈值电压值时由控制单元产生的第一缺陷模式信号、当通过电流测量单元的测量获得的测量值大于阈值电流值时由控制单元产生的第二缺陷模式信号、当通过温度测量单元的测量获得的测量值大于阈值温度时由控制单元产生的第三缺陷模式信号、以及当除产生第一至第三缺陷模式信号的情况之外过电流熔断器被手动熔断时由控制单元自主地产生的第四缺陷模式信号。
在实施例中,电流测量单元可以电连接到电路上的电阻器,以测量电阻器的电流值。
在实施例中,当过电流熔断器已经被熔断时,控制单元可以不将开关单元的操作状态控制为变为接通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使用缺陷模式检测的熔断器控制方法包括:检测缺陷模式信号;以及当产生缺陷模式信号时,通过控制单元控制开关单元的操作状态以变为接通状态;通过控制单元将开关单元的操作状态控制为接通状态来将电流施加到热量产生单元;并当在电路中流动的电流的值等于或大于阈值时,通过被定位为靠近过电流熔断器的热量产生单元产生的热量来熔断被熔断的过电流熔断器。过电流熔断器、热量产生单元、开关单元和控制单元被集成以形成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新能源,未经株式会社LG新能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68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