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震车轮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03028.1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3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谭建新;胡恒芳;谭智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锂智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9/06 | 分类号: | B60B9/06;B60B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张川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车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震车轮,包括:轮毂;与所述轮毂可活动连接的减震组件;与所述减震组件相固接的轮圈;以及可拆卸的设于所述轮圈外端的轮胎;其中,所述减震组件包括:至少2个的支撑杆,其一端可活动与所述轮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轮圈的内侧相铰接;以及设于所述支撑杆及所述轮毂之间的第一减震弹簧。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零件加工取材容易,成本低,安装维修方便,且大大减轻了车轮的重量,通过减震组件及若干的轮圈进行减震,提高了车轮自适应能力,使车轮具有优良的减震效果,同时又起到蓄能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价值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震车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车轮,大部分都有辐条构成,并不能有效进行减震,提高用户的舒适性,同时也不能为前进积蓄能量,由其在崎岖路面时,由于辐条的刚性,仅仅能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减震性能较差,对乘坐者的直接冲击力较大。因而应运而生了一种减震车轮。
在车轮减震技术领域,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轮式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平顺性与舒适性,车轮减震装置的设置是尤为重要的,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轮式车辆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传统车轮减震装置安装在车轮外部,判断减震车轮优劣的法主要是通过人工的方法,工人通过查看车轮减震装置的饱满度和平滑度,判断减震器是否符合要求。这种方法要求工人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熟悉减震车轮经常出现的缺陷类型以及缺陷的表现形式。该种方法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减震车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车轮,其结构简单,零件加工取材容易,成本低,安装维修方便,且大大减轻了车轮的重量,通过减震组件及若干的轮圈进行减震,提高了车轮自适应能力,使车轮具有优良的减震效果,同时又起到蓄能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价值。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减震车轮,包括:轮毂;
与所述轮毂可活动连接的减震组件;
与所述减震组件相固接的轮圈;以及
可拆卸的设于所述轮圈外端的轮胎;
其中,所述减震组件包括:至少2个的支撑杆,其一端可活动与所述轮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轮圈的内侧相铰接;以及设于所述支撑杆及所述轮毂之间的第一减震弹簧。
优选的是,所述轮毂包括:转动盘,其呈圆柱形;以及
延转动盘的外周向外延伸的至少两个的套筒部,且所述套筒部内部中空。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杆可活动的设于所述套筒部内部,所述第一减震弹簧设于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套筒部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减震组件还包括:至少2个的第二减震弹簧,所述第二减震弹簧分别设于所述套筒部的两侧,且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首末两端分别与所述套筒部及所述轮圈相固接。
优选的是,所述转动盘的中部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轮毂通过所述转动孔与自行车转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杆的中部表面向外延伸有限位部。
优选的是,所述轮圈及所述轮胎至少设有2个,且所述轮圈及所述轮胎延以所述转动盘中心为圆心的圆周均匀排布。
优选的是,所述轮圈的外周开设有卡槽,所述轮胎的内侧设有卡扣部,所述轮圈和所述轮胎通过所述卡槽及所述卡扣部的配合可拆卸的卡接。
优选的是,所述轮胎采用橡胶轮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锂智车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锂智车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30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化式加湿器
- 下一篇:用于在区块链网络中删除节点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