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桩电动自行车的解锁方法、具有锁具的电池仓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03010.1 | 申请日: | 2019-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28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 发明(设计)人: | 谭建新;胡恒芳;谭智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锂智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M6/90 | 分类号: | B62M6/90;B62M6/45;B62J43/13;B62J43/23;B60L53/80;B60L58/10;E05B47/00;E05B4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张川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自行车 解锁 方法 具有 电池 | ||
本发明提供无桩电动自行车的解锁方法,包括步骤:电动自行车的电池仓体内主控板上电初始化;检测电池仓体内接口处连接的电池包,并读取若干电池包的数据;其中,数据包括组别标识码、组别内电池包数量信息码;判断各电池包的组别标识码是否一致,并判断组别内电池包数量信息码与当前接入接口电池包数量是否一致;若各电池包的组别标识码一致,同时组别内电池包数量信息码与当前接入接口电池包数量一致,则发送第一解锁指令,第一解锁指令用以配置电池仓体的电磁锁执行开锁动作。本发明还涉及具有锁具的电池仓。本发明通过对电池数据的读取,实现判定电池是否合规,从而解锁电动自行车;本发明构思巧妙,逻辑严谨,便于电动自行车领域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共享电动自行车,具体涉及一种无桩电动自行车的解锁方法、具有锁具的电池仓。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共享经济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共享单车作为解决人们最后一公里的痛点占据着共享热潮的大半江山;近年来,共享电动车也逐渐出现在城市街头。
有些采用有桩式的,有桩式的便于管理,同时桩体兼顾充电的作用;但需要大量布设充电桩,占地面积大,且维护成本较高;有些共享电动自行车为无桩式的,但使用者任意停放,导致分布较分散,用户拿到的车辆往往电量不足,无法满足其使用;特别是针对电动自行车的可快速更换的电池,如何管理电池与电动自行车,成为共享的关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无桩电动自行车的解锁方法,本发明通过对电池数据的读取,实现判定电池是否合规,从而解锁电动自行车;本发明构思巧妙,逻辑严谨,便于电动自行车领域推广应用。
本发明提供无桩电动自行车的解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电动自行车的电池仓体内主控板上电初始化;
检测电池仓体内接口处连接的电池包,并读取若干电池包的数据;其中,所述数据包括组别标识码、组别内电池包数量信息码;
判断各电池包的组别标识码是否一致,并判断组别内电池包数量信息码与当前接入接口电池包数量是否一致;
若各电池包的组别标识码一致,同时组别内电池包数量信息码与当前接入接口电池包数量一致,则发送第一解锁指令,所述第一解锁指令用以配置电池仓体的电磁锁执行开锁动作。
优选地,还包括步骤:检测电磁锁是否完成开锁动作,若完成则发送第二锁定指令,所述第二锁定指令用以配置电池仓体的第一装置锁定电池包。
优选地,还包括步骤:检测电磁锁是否处于锁定状态,若是,则等待取电指令,所述取电指令用以配置电池仓体的第一装置解锁电池包。
本发明还涉及具有锁具的电池仓,包括安装于电动自行车车座下部的电池仓体;
所述电池仓体电性连接电动自行车的驱动电机;所述电池仓体为壳体结构,其上部开设有用于放入可拆卸的电池包的敞口;
所述电池仓体内配置有电池包的接口、主控板、转换输出电路;其中,所述接口用以接插电池包;所述转换输出电路用以将电池包输出的电能转换成驱动电机的电能;所述主控板内配置有存储器、处理器以及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无桩电动自行车的解锁方法;
所述电池仓体底部设有一电磁锁;所述电磁锁电连接所述主控板;所述电磁锁向电动自行车后轮延伸,以使得电磁锁可锁定后轮。
优选地,所述敞口处还配置有若干隔板,以形成若干容纳空间;一所述容纳空间内放置一电池包。
优选地,所述隔板的数量为五块,以形成六个独立的容纳空间。
优选地,所述电池仓体上表面配置有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电连接所述主控板,用以控制电池包接入电动自行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锂智车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锂智车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30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