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地形车及全地形车转向限位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500212.7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69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赖民杰;陈志勇;俞潇斌;罗龙平;胡夏阳;李前进;何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7/00 | 分类号: | B62D7/00;B62D7/18;B62D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东梅 |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地形 转向 限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地形车转向限位结构,包括转向牵引配合的转向节和上摇臂,转向节的顶部伸出有架装上摇臂球销座的上支撑座;球销座的靠近其转向牵引端的外壁面上伸出有对其转动角度进行限位的限位凸台,上支撑座上伸出有与限位凸台抵接配合的限位座。上摇臂转向摆动至极限位置时,限位凸台与限位座相抵,避免上摇臂和转向节转向过度。上摇臂转动回位后,其转向牵引端与限位座逐步远离,保证全地形车正常行驶。通过在全地形车的上摇臂和转向节之间设置对二者进行转动限位的限位凸台和限位座,避免全地形车悬架转向过度,保证转向安全,提高越野摩托的驾驶安全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全地形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ATV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地形车及全地形车转向限位结构。
背景技术
全地形车的英文是All Terrain Vehicle,是适合所有地形的交通工具,缩写是ATV,俗称为“沙滩车”,又称全地形四轮越野机车。
越野机车在转向时,由转向把手带动上摇臂摆动,上摇臂摆动带动转向节扭转,进而带动车轮摆动实现转向。由于越野机车常骑行于恶劣路况,如果车轮受力异常,会使得上摇臂转向过程中转向角度过大,现有的越野机车上摇臂和转向节结构没有转向限位装置,导致上摇臂和转向节之间会出现异常受力,导致部分零部件损坏,或者转向过大以后,上摇臂不能正常回位。
因此,如何提高越野摩托车的转向安全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地形车转向限位结构,以提高越野摩托车的转向安全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全地形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地形车转向限位结构,包括转向牵引配合的转向节和上摇臂,所述转向节的顶部伸出有架装所述上摇臂球销座的上支撑座;
所述球销座靠近其转向牵引端的外壁面上伸出有对其转动角度进行限位的限位凸台,所述上支撑座上伸出有与所述限位凸台抵接配合的限位座。
优选地,在上述全地形车转向限位结构中,所述限位凸台包括凸出于所述球销座外壁面的限位主体,所述限位主体的限位背侧与所述球销座的摇臂接头圆弧过渡。
优选地,在上述全地形车转向限位结构中,所述限位主体的限位端面为平面限位端面。
优选地,在上述全地形车转向限位结构中,所述平面限位端面由所述球销座的径向向所述限位主体的限位背侧偏移。
优选地,在上述全地形车转向限位结构中,所述限位座与所述限位凸台抵接配合的限位端面为弧面限位端面,所述弧面限位端面的圆弧曲面弯曲方向沿所述上摇臂的转动方向布置。
优选地,在上述全地形车转向限位结构中,所述弧面限位端面由所述限位座的根部至其顶部,曲率半径逐步变小。
优选地,在上述全地形车转向限位结构中,所述限位端面的纵切面为由所述限位座的根部至其顶部逐步远离所述上摇臂的斜面限位端面。
优选地,在上述全地形车转向限位结构中,所述限位座为横截面为圆弧薄壁结构的薄壁限位座。
一种全地形车,其转向架包括转向节和拖动所述转向节动作的上摇臂,所述上摇臂和所述转向节之间设置有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全地形车转向限位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5002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锚固板螺母加工的自动甩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垃圾处理器降噪防卡死刀盘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