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菱形行走装配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90305.6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2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照同;朱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达蒙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 |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张杰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菱形 行走 装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菱形行走装配结构,包括菱形支架、行走梁、前支撑架、后支撑架、拉杆、第一勾板和第二勾板,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均滑动安装在行走梁上,前支撑架远离行走梁的一侧与菱形支架一侧边靠近钝角的一端固定连接,后支撑架远离行走梁的一侧与菱形支架侧边靠近锐角的一端固定连接,菱形支架与前支撑架连接的侧边靠近锐角的一端与拉杆铰连接,拉杆远离菱形支架的一端同时与第一勾板和第二勾板铰连接,第一勾板和第二勾板的弯折方向相反且相对设置,第一勾板和第二勾板分别勾嵌在行走梁上端两侧的翼板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链接的拉杆以及勾板结构,保证了菱形支架与行走梁之间具有更好的连接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菱形行走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悬臂连续梁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以及形变量,因此其在公路和桥梁建设上具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在悬臂结构上设置挂篮可以实现对桥梁安装部位进行建造处理,且安装拆卸方便,当一段部位的建设完成时,通过行走驱动机构驱动装配结构移动,从而实现连续作业的目的。
然而,装配结构由于整体结构庞大,其重量也大,因此在行走的过程中装配结构整体极易发生晃动,这就极易导致装配结构与行走轨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降低,甚至出现脱轨的情况,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行走装配结构的连接部位稳定性进行加强,以提高安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稳定性更高,与行走轨道之间连接效果更好的菱形行走装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菱形行走装配结构,包括菱形支架、行走梁、前支撑架、后支撑架、拉杆、第一勾板和第二勾板,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均滑动安装在行走梁上,前支撑架远离行走梁的一侧与菱形支架一侧边靠近钝角的一端固定连接,后支撑架远离行走梁的一侧与菱形支架侧边靠近锐角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菱形支架与前支撑架连接的侧边靠近锐角的一端与拉杆铰连接,所述拉杆远离菱形支架的一端同时与第一勾板和第二勾板铰连接,第一勾板和第二勾板的弯折方向相反且相对设置,第一勾板和第二勾板分别勾嵌在行走梁上端两侧的翼板上。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液压缸、换向盒和导向轮,所述液压缸的一端与前支撑架靠近后支撑架的一侧铰连接,液压缸的另一端与换向盒的侧面铰连接,换向盒靠近行走梁一面的两侧分别可转动安装有至少一个导向轮,所述行走梁上端的翼板夹持在两侧的导向轮之间,从而使换向盒在行走梁上滚动,所述行走梁靠近菱形支架的一面上阵列开设有若干沉孔,换向盒的棘爪选择性卡接在沉孔内。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辊轴,所述前支撑架靠近行走梁的一面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凹槽,所述辊轴嵌入安装在凹槽内,辊轴突出于前支撑架的表面,凹槽的长度方向与行走梁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前支撑架通过辊轴在行走梁上滚动。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两个侧挡板,两个侧挡板分别固定安装在前支撑架沿行走梁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行走梁夹持在两个侧挡板之间。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后支撑架包括两个支架、连接梁和滚轮,两个支架之间通过连接梁固定连接,两个支架相对的一侧均可转动安装有滚轮,两个支架上的滚轮分别抵持在行走梁两侧翼板远离菱形支架的一面。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若干支腿,所述支腿铰接在行走梁的两侧面,支腿与行走梁的铰接轴的轴线方向与行走梁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菱形行走装配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菱形行走装配结构通过在端部设置拉杆以及铰连接的勾板结构,实现菱形支架的端部与行走梁之间具有额外的连接结构,同时该连接结构能够提供竖直反向的拉力,还能够保证在水平方向晃动时仍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达蒙安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达蒙安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03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