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油箱、发动机及发电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89074.7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0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谭芸;明亮;杨川;田辉;王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00 | 分类号: | F02M37/00;F02M37/54;F02M3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胡博文 |
地址: | 40005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油箱 发电 机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油箱、发动机及发电机组;所述油箱壳体上设置有加油口;所述加油口处设有槽口朝外的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的槽底开设有供过滤件穿过并使得过滤件挂设于凹槽槽底的开口;所述凹槽结构处设置有用于加油封堵开口时使油箱内外部连通的通气通道;利于快速加注燃油及确保油箱能够加满,利于对加满状态的判断利于避免燃油从加油口喷出问题的出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油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油箱、发动机及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通用发动机属于小型内燃机,通常作为动力装置为小型发电机组、水泵机组等终端工作机提供动力,也可单独作为发动机商品使用。发动机一般都设置有油箱。
为防止加注燃油时油料中的杂质进入油箱,常在加油口处设置有过滤件,具体为朝向油箱处设置中心开口的碗状托架,并与中心开口形状对应的一过滤件穿过该中心开口支撑在碗状托架上。然后在加油过程中,在向油箱内加注燃油快至碗状托架底部位置时,特别在加注燃油过快的情况下,易出现燃油封住中心开口,导致继续添加燃油困难,而实际上燃油又未加满(水平状态下燃油液面刚好超过托架底部位置时为加满),造成加满的假象问题,增加了判断油箱是否加满的难度;如想继续加满油箱,则需要边摇晃油箱、边加注燃油,从而使得燃油加注变得复杂且存在燃油从加油口喷出的危险。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油箱、发动机及发电机组。该发动机油箱、发动机及发电机组,利于保证加油时能够迅速排除空气,保持加油后形成的密闭空间与外部大气间的通畅连通,利于快速加注燃油及确保油箱能够加满,利于对加满状态的判断利于避免燃油从加油口喷出问题的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发动机油箱、发动机及发电机组,利于保证加油时能够迅速排除空气,保持加油后形成的密闭空间与外部大气间的通畅连通,利于快速加注燃油及确保油箱能够加满,利于对加满状态的判断利于避免燃油从加油口喷出问题的出现。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油箱,包括油箱壳体;所述油箱壳体上设置有加油口;沿所述加油口内侧周缘设置有槽口朝外的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的槽底开设有供过滤件穿过并使得过滤件挂设于凹槽结构槽底的开口;所述凹槽结构可以通过如焊接与油箱壳体形成密封连接,也可以是在加油口处设置的与油箱壳体一体成型的凹槽结构;与开口形状对应的一过滤件穿过该中心开口支撑在凹槽结构的槽底;利于加油时,在油通过加油口进入油箱内部空间时能够过滤其中的杂质,并利于保证加油时过滤件的位置稳定性;靠近所述凹槽结构的槽口处附近设置有开口封堵时用于将油箱内部空间内的空气排至油箱外部空间的通气通道;利于加油时保持油箱内外部的连通,在加油快至凹槽结构的底部位置甚至燃油封住中心开口时,即使快速加注燃油,也可以迅速排除空气,使燃油油位能够快速到达加满位置,利于判断加满状态,避免出现燃油从加油口喷出的问题;此处的朝外是指油箱壳体的内部指向外部的方位。
进一步,所述通气通道为设置于凹槽结构槽口处附近的通气孔;此处的“附近”是指通气孔可以设置于凹槽结构上也可以设置于与凹槽结构密封连接的油箱壳体上或凹槽结构与油箱壳体间;利于加油时保持油箱内外部的连通,在加油快至凹槽结构的底部位置甚至燃油封住中心开口时,即使快速加注燃油,也可以迅速排除空气,使燃油油位能够快速到达加满位置,利于判断加满状态,避免出现燃油从加油口喷出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通气孔为在所述凹槽结构与油箱壳体的密封连接处预留的至少一个间隙孔;利于形成即使加油时燃油封堵开口仍可使油箱内外部连通的通气通道;利于加油后形成的密闭空间与外部大气接通,利于在加油快至凹槽结构的底部位置及燃油可能封住中心开口时,即使快速加注燃油,也可以迅速排除空气,使燃油油位能够快速到达加满位置,利于判断加满状态,避免出现燃油从加油口喷出的问题;所述间隙孔的数量根据需要设置,以利于满足开口封堵时油箱内部空间内的空气通过间隙孔连通于油箱外部空间为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90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