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自动行走设备的导航模组的减震装置、导航模组及自动行走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81015.5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50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承;周国杨;薛玉雷;刘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苏美达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F16F15/04;F16F15/08;G01C21/26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葛胜非;毛禾枫 |
地址: | 210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自动 行走 设备 导航 模组 减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自动行走设备的导航模组的减震装置、导航模组及自动行走设备,所述导航模组包括模组壳体和导航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设置在模组壳体和导航主板之间,且导航主板通过减震装置安装在模组壳体上。本实用新型采用减震装置的方式来进行物理滤波,从而使电机高速转动时候带来的震动不能直接传播进入到IMU。优化了导航精度,减少了软硬件方面对于过滤高频震动干扰的工作量。减震装置的结构便于安装,节省组装工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减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用于自动行走设备的导航模组的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导航系统已经开始应用于智能自动行走设备行业,以实现自动行走设备的无边界线功能。自动行走设备通过路径规划,导航系统实现在设定的范围内自动工作。
对于导航系统的应用,通常采用RTK+IMU的形式来实现自动行走设备的精准定位,
但是,由于自动行走设备在工作状态时,电机的高速转动时带来高频的震动,会影响到IMU的工作,从而影响定位的精确性,通常解决这个问题使用高频信号采样,然后再数字滤波,最后低频输出的方式来减弱或者去除震动带来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少了软硬件方面对于过滤高频震动干扰工作量的减震装置及具有该减震装置的导航模组和自动行走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用于自动行走设备的导航模组的减震装置,导航模组包括模组壳体和导航主板,减震装置设置在模组壳体和导航主板之间,且导航主板通过减震装置安装在模组壳体上。
可选的,减震装置包括设置在减震装置中部的减震装置本体,减震装置本体位于模组壳体和导航主板之间。
可选的,减震装置本体的上端面抵接在导航主板的下底面上,减震装置本体的下端面抵接在模组壳体的内部表面上。
可选的,减震装置本体为中空结构,且为弹性材料。
可选的,减震装置本体为球形结构。
可选的,减震装置还包括固定卡位、止位挡和延伸端,固定卡位分别设置在减震装置本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延伸端分别设置在减震装置的两端端部,止位挡设置在固定卡位和延伸端之间。
可选的,还包括预割槽,其设置在延伸端和止位挡之间;预割槽为薄胶结构。
可选的,止位挡和减震装置本体分别位于导航主板的两侧,止位挡和减震装置本体分别位于模组壳体的两侧。
可选的,固定卡位为中空圆柱体;延伸端为中空圆柱体;延伸端的直径小于固定卡位的直径。
可选的,导航模组壳体包括模组下壳体,减震装置设置在模组下壳体和导航主板之间,导航主板通过减震装置连接至模组下壳体;导航模组还包括模组上壳体和天线,天线安装在上壳体的内部顶端,模组上壳体安装在模组下壳体上。
可选的,导航板设置有导航板安装孔,下壳体上设置有下壳体安装孔,减震装置通过导航板安装孔安装在导航板上,减震装置通过下壳体安装孔安装在下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用于自动行走设备的导航模组,导航模组包括如上述任一项的减震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自动行走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项的减震装置。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减震装置的方式来进行物理滤波,从而使电机高速转动时候带来的震动不能直接传播进入到IMU。优化了导航精度,减少了软硬件方面对于过滤高频震动干扰的工作量。减震装置的结构便于安装,节省组装工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苏美达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苏美达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10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润粮装置
- 下一篇:一种设有温度检测装置的定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