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发动机气缸盖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78942.1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0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元;向本杰;兰棠洁;朱杰;王志刚;王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F1/40 | 分类号: | F02F1/40;F02F1/42;F02F1/24 |
| 代理公司: | 南宁曙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1 | 代理人: | 郑进城 |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发动机 缸盖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的发动机气缸盖结构,包括中隔板(1)、上水套(2)、下水套(3)、喷油器衬套(4)以及多个气道(5)其特征在于:中隔板(1)由外到内包括倾斜角度依次增大的斜面(6)和斜槽(7),斜面(6)沿喷油器衬套(4)方向向下倾斜;在与喷油器衬套(4)的外表面连接处的中隔板(1)上设置有与各气道(5)之间形成鼻梁区(8)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的多个斜槽(7),多个斜槽(7)环绕喷油器衬套(4)的外表面分布,并与喷油器衬套(4)外表面之间形成多个连通上水套(2)和下水套(3)的导流通道。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缸盖气门间鼻梁区的冷却液流速,降低气缸盖鼻梁区温度,提高发动机动力性,降低油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的发动机气缸盖结构。
背景技术
采用自顶向下,即TOP-DOWN的冷却方式的发动机气缸盖,因为取消了出水管,在气缸盖的中间设计有带中隔板的结构,来提升底层下水套水流的流动。同时为生产制造,特别是砂芯成型和堆放工艺考虑,中隔板一般采用平行于缸盖底板的隔断式结构。对于传统气缸体到缸盖的冷却方式来说中隔板水平不会对水流产生较大影响。但是对于TOP-DOWN的冷却方式来说,现有单纯水平且隔断的中隔板会导致冷却液流阻增大,对缸盖气门鼻梁区的冷却起到的是阻碍作用,因此容易使气缸盖受交变热应力影响而产生开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发动机气缸盖结构,能够提高缸盖气门间鼻梁区的冷却液流速,降低气缸盖鼻梁区温度,提高发动机动力性,降低油耗。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的发动机气缸盖结构,包括中隔板,所述中隔板的上下方分别设置上水套和下水套;以及喷油器衬套,所述喷油器衬套穿过中隔板,其外表面与所述中隔板固定连接;还包括两个以上的气道,两个以上的所述气道围绕所述喷油器衬套开设;
所述中隔板由外到内包括倾斜角度依次增大的斜面和斜槽,所述斜面沿所述喷油器衬套方向向下倾斜;在与喷油器衬套的外表面连接处的所述中隔板上设置有与各气道之间形成鼻梁区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的两个以上所述斜槽,两个以上的所述斜槽环绕所述喷油器衬套的外表面分布,并与喷油器衬套外表面之间形成两个以上的连通上水套和下水套的导流通道。
本实用新型中的发动机气缸盖同样采用的是TOP-DOWN的冷却方式,其中中隔板的形状采用倾斜角度依次增大的两段倾斜式结构,将上层水道通往下层水套的通道设计在倾斜结构底部,使得冷却液顺着倾斜结构流向冷却通道,并且第二段倾斜结构设置在气道之间形成的对应鼻梁区,使冷却液通过对应的导流通道流下水套的鼻梁区,提高鼻梁区的冷却液流速,降低气缸盖鼻梁区温度,因为冷却效果增强,所以可以提发动机工作时的最大爆发压力,从而提高了发动机动力性,降低了油耗。
具体的,两个以上所述斜槽与喷油器衬套外表面之间形成的倾斜角度不同,进气通道与进气通道形成的鼻梁区、排气通道与进气通道形成的鼻梁区、排气通道与排气通道形成的鼻梁区所分别对应的斜槽的倾斜角度依次增大。
为尽量满足发动机缸盖底面的温度要求,同时减少冷却液流通阻力,针对三种鼻梁区设置不同的入口截面积,因排气道与排气道之间的鼻梁区热量最大,故倾斜角度最大,其入口截面积也最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中隔板结构的改进,中隔板的形状采用倾斜角度依次增大的两段倾斜式结构,并且第二段倾斜结构设置在气道之间形成的鼻梁区上方,使冷却液通过对应的导流通道流下水套的鼻梁区,提高鼻梁区的冷却液流速,降低气缸盖鼻梁区温度,因为冷却效果增强,所以可以提发动机工作时的最大爆发压力,从而提高了发动机动力性,降低了油耗;
2、本实用新型对第二段倾斜结构改进,采用斜槽相对气道的排布设计倾斜的角度,使得不同鼻梁区的热量充分的达到稳定平衡的状态,为国六高爆压创造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789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丝绸生产用收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椎弓根钉调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