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双驱动系统的轮式挖掘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76658.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3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曾华山;王焕乾;辛其其;林艺平;刘飞;谢萍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劲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28 | 分类号: | E02F3/28;E02F9/02;E02F9/20;E02F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系统 轮式 挖掘机 | ||
1.一种带双驱动系统的轮式挖掘机,它是由下车架(Z1)、旋转平台(Z2)、驾驶室(Z3)、操控机构、双驱动机构、操纵臂机构、液压系统、行走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
下车架(Z1)的底部安装有行走机构,下车架(Z1)的顶面中部安装有回转支承机构(Z11),旋转平台(Z2)安装于回转支承机构(Z11)的上方,驾驶室(Z3)、液压系统、双驱动机构均安装于旋转平台(Z2)的上方,双驱动机构安装于驾驶室(Z3)的右后侧部,液压系统安装于驾驶室(Z3)的背部,液压系统能为油缸以及液压泵(C1)提供液压油;
挖料斗(Z53)安装于动臂(Z52)的伸出端,动臂(Z52)的固定端与大臂(Z51)的伸出端活动连接,大臂(Z51)的固定端安装于旋转平台(Z2)的顶部并且位于驾驶室(Z3)的侧部,大臂(Z51)通过第一油缸(Z511)实现倾斜角度的调节目的,动臂(Z52)通过第二油缸(Z521)实现倾斜角度的调节目的,挖料斗(Z53)通过第三油缸(Z531)实现铲料角度的调节目的;
大臂(Z51)、第一油缸(Z511)、动臂(Z52)、第二油缸(Z521)、挖料斗(Z53)、第三油缸(Z531)组合形成操纵臂机构;
旋转平台(Z2)通过回转支承机构(Z11)能作360º旋转,驾驶室(Z3)内安装有操控机构和仪表,双驱动机构能控制行走机构的前进或者后退;
第一驱动桥、第一轮辋(Z411)、第一轮胎(Z41)、第二驱动桥、第二轮辋(Z421)、第二轮胎(Z42)组合形成行走机构;
其中,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传动轴(A13)、下联合变速箱(A1)、驱动液压马达(C)、第一传动轴(A11)、中间传动轴(B4)、上传动箱(B3)、主变速箱(B2)、柴油机(B1)、散热器(B11)、横向传动轴(C11)、液压泵(C1),
驱动液压马达(C)安装于下联合变速箱(A1)的侧部,驱动液压马达(C)能驱动下联合变速箱(A1)的运行;
下联合变速箱(A1)的输出轴一连接并驱动第一传动轴(A11)的运行,下联合变速箱(A1)的输出轴二连接并控制第二传动轴(A13)的旋转;
第二传动轴(A13)的伸出端与第二驱动桥实现传动连接,第二驱动桥的两端各自安装有第二轮辋(Z421),每个第二轮辋(Z421)的外围均套接有第二轮胎(Z42);
第一传动轴(A11)的伸出端与第一驱动桥实现传动连接,第一驱动桥的两端各自安装有第一轮辋(Z411),每个第一轮辋(Z411)的外围均套接有第一轮胎(Z41);
中间传动轴(B4)的底轴端与下联合变速箱(A1)的顶端实现传动连接,上传动箱(B3)的底端与中间传动轴(B4)的顶端实现传动连接,上传动箱(B3)的背部安装有主变速箱(B2),主变速箱(B2)能控制上传动箱(B3)的运行;
柴油机(B1)连接并驱动主变速箱(B2)的运行,柴油机(B1)的背部安装有散热器(B11);
柴油机(B1)能驱动横向传动轴(C11)的旋转,横向传动轴(C11)的伸出端与液压泵(C1)实现传动连接,液压泵(C1)通过管路连接至液压马达;
处于工作状态时,此时的主变速箱(B2)自动切为空档,柴油机(B1)通过横向传动轴(C11)带动液压泵(C1)运行,液压泵(C1)控制驱动液压马达(C)的转动,驱动液压马达(C)再带动下联合变速箱(A1)动作,下联合变速箱(A1)通过输出轴一、输出轴二分别带动第一传动轴(A11)、第二传动轴(A13)各自传递扭矩给第一驱动桥、第二驱动桥,第一驱动桥再带动第一轮辋(Z411)以及安装在第一轮辋(Z411)上的第一轮胎(Z41)转动,同时,第二驱动桥再带动第二轮辋(Z421)以及安装在第二轮辋(Z421)上的第二轮胎(Z42)转动,最终达到前后驱动的目的;
处于路面行驶状态时,此时的下联合变速箱(A1)与驱动液压马达(C)之间通过离合器实现分离,柴油机(B1)驱动主变速箱(B2),主变速箱(B2)的传动输出依次通过上传动箱(B3)、中间传动轴(B4)来带动下联合变速箱(A1)的动作,下联合变速箱(A1)通过输出轴一、输出轴二分别带动第一传动轴(A11)、第二传动轴(A13)各自传递扭矩给第一驱动桥、第二驱动桥,第一驱动桥再带动第一轮辋(Z411)以及安装在第一轮辋(Z411)上的第一轮胎(Z41)转动,同时,第二驱动桥再带动第二轮辋(Z421)以及安装在第二轮辋(Z421)上的第二轮胎(Z42)转动,最终达到前后驱动的目的;
处于工作状态时,由液压泵(C1)提供动力,通过驱动液压马达(C)来带动整机的行走,通过控制脚踏控制器来对行走的快慢进行控制,最终达到无级变速的效果;
处于上坡或者转场行驶状态时,由六档主变速箱(B2)来进行行驶速度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劲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劲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7665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加工用便捷式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护板装置的采矿掘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