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铁路换枕掏碴多功能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65812.4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49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曾华山;王焕乾;辛其其;林艺平;刘飞;谢萍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劲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96 | 分类号: | E02F3/96;E01B29/06;E01B2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铁路 换枕掏碴 多功能 | ||
一种用于铁路换枕掏碴多功能机,动臂的左右两侧壁上端通过焊接均安装有一对油路定位块,油路定位块用于固定油路一或者油路二;动臂的左右两侧壁下端通过焊接均安装有油阀一和油阀二,油阀一、油阀二均配置有油路开关阀门,油阀一用于连接并控制油路一,油阀二用于连接并控制油路二;油路一贴着动臂的侧壁向上延伸并且沿着主臂的外弧面向液压油箱方向延伸直至与油泵一连接,油路二贴着动臂的侧壁向上延伸并且沿着主臂的外弧面向液压油箱方向延伸直至与油泵二连接,工作件具体为铲斗或者换枕夹具总成或者摆动式掏碴机构,这三个工作模式能灵活更换。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工作件更换既灵活又简便、实用性更强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轨道作业机械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铁路换枕掏碴多功能机。
背景技术
换枕机主要用于铁路轨道枕木的更换,掏碴机主要用于铁路轨道旧碴石的掏出,挖掘机在铁路轨道中主要用于碴石的铲运,目前,对于铁路轨道枕木的更换、铁路轨道旧碴石的掏出作业以及碴石的铲运作业都是换枕机、掏碴机以及挖掘机各自独立完成的,这样会导致在同一铁路轨道施工段进行施工作业的机械数量多,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现场施工管理,而且也会影响作业效率,因此研发一种换枕木、掏碴石、碴石铲运多种作业模式灵活切换的多功能机成为一种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以泉州市劲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车间作为具体技术方案的实施地点提供一种用于铁路换枕掏碴多功能机,它是换枕掏碴多功能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工作件更换既灵活又简便、实用性更强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具体技术措施:一种用于铁路换枕掏碴多功能机,它是由底盘、履带行走机构、回转支承机构、旋转平台、驾驶室、驱动控制机构、液压油箱、油泵、操控臂机构、工作件组成,其特征在于,
底盘的两侧安装有履带行走机构,履带行走机构能沿着铁轨进/退,底盘的顶面中部安装有回转支承机构,旋转平台安装于回转支承机构的上方,驾驶室、驱动控制机构均安装于旋转平台的上方,驱动控制机构安装于驾驶室的后方侧部,液压油箱安装于驾驶室的后侧中部;
工作件安装于操控臂机构的前端,操控臂机构的后臂端安装于旋转平台的顶面前侧并且位于驾驶室的侧部,旋转平台通过回转支承机构能作360º旋转,驾驶室、驱动控制机构、操控臂机构、工作件能与旋转平台同步旋转,驾驶室内安装有操纵机构和仪表,驱动控制机构能控制履带行走机构的前进或者后退;
其中,操控臂机构包括主臂、动臂、油缸、油路、油阀、快速接头,
旋转平台的顶面前侧焊接有一对平行的主串销板,每块主串销板均切有一个圆形销孔,圆形销孔能串接一根销轴一,主臂的内壁端通过销轴一与平行的主串销板实现活动连接;
中部弯曲的主臂呈飞镖型结构;
旋转平台的顶面前侧焊接有一根销杆一,第一油缸的缸座能与销杆一实现活动连接,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头端通过销杆二与主臂中部的内弧面实现活动连接;
第一油路通过第一油泵来控制第一油缸活塞杆的伸缩,第一油缸活塞杆的伸缩能控制主臂的倾斜角度;
第二油缸的缸座能通过销杆三与主臂中部的外弧面实现活动连接;
主臂的外臂端呈U形分叉,动臂的上臂端能嵌入该U形分叉中;
呈U形分叉的主臂外臂端通过销轴二与动臂的上臂端底部实现活动连接,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头端通过销杆四与动臂的上臂端头实现活动连接;
第二油路通过第二油泵来控制第二油缸活塞杆的伸缩,第二油缸活塞杆的伸缩能控制动臂的倾斜角度;
第三油缸的缸座通过销杆五活动连接于动臂的外扬面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劲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劲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58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加工用机械组件
- 下一篇:一种高分子材料自动上料共混改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