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三合一充电器减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63907.2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0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席安安;陈勇;陈力;彭庆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4 | 分类号: | F16F15/04;F16F15/08;B60L5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三合一 充电器 减震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三合一充电器减震结构,包括连接支架、减震螺柱,充电器安装于连接支架,连接支架通过减震螺柱与新能源汽车电机总成连接;其中,减震螺柱包括橡胶柱和螺杆,螺杆有大于其直径的螺杆头,螺杆的螺杆头在橡胶柱的两端嵌入其内,橡胶柱两端的螺杆同轴。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包括:将充电器与动力总成集成为一体,减轻了整车质量,降低了设计成本;利用减震元件显著降低了电机振动对充电器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三合一充电器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以及部分地区的限行政策,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大幅增长趋势。2012年到2018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由1.3万增长至125万,新能源汽车行业,稳步进入成长期。
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机一般是通过单独的支架与整体式框梁或电机总成连接固定,这种方式的固定需要有单独的框梁来连接车载充电机、高压配电盒、真空罐、真空泵等其它部件,因横梁长度尺寸大,故设计成本、重量都会偏大,并且无减震,对充电器内部元件要求较高。
新能源汽车电气总成目前朝着高度集成的方向发展,一般认为,集成化会带来更小的体积、更低的成本、更轻的重量,符合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求。对乘用车而言,电控、电机、变速箱的三合一动力总成,充电机、DC/DC(直流电压转换器)、PDU(Power DistributionUnit,电源分配单元)的三合一电源变换集成代表了最主流的趋势。但是,三合一动力总成与三合一电源变换集成直接装配连接,带来了振动问题,影响新能源车的机械稳定性和行车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三合一充电器减震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三合一充电器减震结构,包括连接支架、减震螺柱,充电器固定于连接支架,连接支架与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总成之间设有减震螺柱;其中,减震螺柱包括弹性阻尼柱,弹性阻尼柱的两端具有螺杆结构,螺杆分别安装金属垫片和金属螺母。
优选地,连接支架与电机总成的驱动轴过渡支架相接处设置减震螺柱。
优选地,连接支架与电机总成的悬置支架相接处设置减震螺柱。
优选地,连接支架与电机本体固定点相接处设置减震螺柱。
优选地,弹性阻尼柱为橡胶柱。
优选地,弹性阻尼柱的两端螺杆同轴。
优选地,橡胶柱具有轴向波纹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将充电器与动力总成集成为一体,减轻了整车质量,降低了设计成本;利用减震元件显著降低了电机振动对充电器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三合一充电器减震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三合一充电器减震结构的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三合一充电器减震结构的减震螺柱的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三合一充电器减震结构的减震螺柱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39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