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机器人用控制送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63279.8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8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堂权;牟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熊谷加世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28 | 分类号: | F16L55/28;F16L10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 |
地址: | 6117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机器人 控制 送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机器人用控制送达装置,涉及管道机器人设备技术领域,主要用于解决管道机器人的控制电缆与管道内壁摩擦的问题。其主要结构为: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托板、多条送达管以及控制盒,相邻的送达管之间设有波纹管,送达管与波纹管的之间设有耦合器,送达管与波纹管内设有控制电缆;送达管上设有辅助支撑小车,与控制盒连接的送达管上设有信号放大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道机器人用控制送达装置,其能避免控制电缆与管道内壁的摩擦,保护电缆的同时还方便控制机器人深入管道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机器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机器人用控制送达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机器人及自动化装备的应用市场越来越广阔。以管道机器人为例,管道机器人技术作为管道铺设、维护领域的先进技术的典型代表,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重要的自动化装备。
管道机器人满足了现代生产模式下的管道铺设、维护,可改变传统管道铺设、维护领域的工作模式,提高管道铺设、维护的质量和效率。在未来,管道机器人的市场需求会不断扩大,各种机器人化智能装备会不断涌现,机器人的应用更趋向柔性化方向发展。
目前,管道机器人主要通过与机器人连接的多条控制电缆来控制。然而,目前的用来控制机器人的电缆在机器人运作过程中,会持续与管道内壁直接摩擦接触。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电缆外层胶皮甚至内层线路都会出现严重磨损,进而影响到机器人的控制。同时,由于电缆与地面的摩擦接触,机器人在管道内的行走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移动不便。尤其是随着机器人在管道内的深入,电缆进入管道越多,摩擦力越大,进而导致机器人难以深入管道内作业。
因此,目前急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缺陷的管道机器人用控制送达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机器人用控制送达装置,其能避免控制电缆与管道内壁的摩擦,保护电缆的同时还方便控制机器人深入管道作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道机器人用控制送达装置,包括同轴依次连接的连接托板、多条送达管以及控制盒,相邻的送达管之间还设有与送达管同轴设置波纹管,所述送达管与波纹管的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两者的耦合器,所述送达管与波纹管内设有控制电缆;所述送达管上设有辅助支撑小车,与所述控制盒连接的送达管上设有信号放大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耦合器两端内壁上皆设有围绕其轴心设置的卡槽,所述波纹管的两端外壁上皆设有围绕其轴心设置的与卡槽卡接的卡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送达管的两端皆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外壁上设有围绕送达管轴心设置的与卡槽卡接的凸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耦合器包括两个相对拼接组合的U型夹紧件,两个所述U型夹紧件通过螺钉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波纹管上套接有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支撑小车包括与送达管外壁连接的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上设有沿送达管延伸方向转动的导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轮为两个,且两个导轮分别位于送达管延伸方向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支架通过两个相对布置且套接在送达管上的U型管夹与送达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托板在与送达管的连接处设有送达管安装部;所述连接托板远离送达管的一侧设有用于与管道机器人连接的插销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盒通过设置在其外侧的安装框架与送达管连接。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熊谷加世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熊谷加世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32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磁芯用载带
- 下一篇:一种人脸识别摄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