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气缸套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49164.3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97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荆东明;王景桓;季长冬;张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柴发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16 | 分类号: | F02F1/16;F02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诚智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39 | 代理人: | 李楠 |
地址: | 10110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气缸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气缸套,所述发动机气缸套包括:第一缸套、第二缸套和第三缸套,所述第一缸套、第二缸套和第三缸套均为圆筒状;所述第一缸套卡设于气缸体的开口槽,所述第一缸套的顶部与气缸盖的底部相抵接,所述第一缸套的底部与所述第二缸套的顶部相抵接;所述第二缸套位于所述第一缸套的下方,所述第二缸套的顶部与所述第一缸套的底部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缸套的底部与所述第三缸套的顶部相抵接;所述第三缸套位于所述第二缸套的下方,所述第三缸套的顶部与所述第二缸套的底部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气缸套。
背景技术
气缸套是一个圆筒形零件,置于机体的气缸体孔中,上由气缸盖压紧固定。活塞在其内孔作往复运动,其外有冷却水冷却。当发动机启动工作时,气缸套内表受高温高压燃气直接作用,并始终与活塞环及活塞裙部发生高速滑动摩擦。外表与冷却水接触,在较大温差下产生严重热应力,受冷却水腐蚀。活塞对缸套的侧推力不仅加剧其内表摩擦,并使其产生弯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发动机气缸套,设计合理、实现缸体的均匀冷却,延长发动机缸体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气缸套,所述发动机气缸套包括:第一缸套、第二缸套和第三缸套,所述第一缸套、第二缸套和第三缸套均为圆筒状;
所述第一缸套卡设于气缸体的开口槽内,所述第一缸套的顶部与气缸盖的底部相抵接,所述第一缸套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侧面具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所述第一缸套的内壁构成弧形腔,所述第一缸套的底部与所述第二缸套的顶部相抵接;
所述第二缸套位于所述第一缸套的下方,所述第二缸套的顶部与所述第一缸套的底部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缸套的底部与所述第三缸套的顶部相抵接;
所述第三缸套位于所述第二缸套的下方,所述第三缸套的顶部与所述第二缸套的底部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缸套的侧面设置有环槽,所述环槽与所述第三缸套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弧形腔的内设置有O型密封圈,所述O型密封圈与所述弧形槽相抵顶,提升密封盖的密封性。
优选的,所述第二缸套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具体采用水封密封圈。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圈的截面为矩形。
优选的,所述第三缸套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都采用水封密封圈。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圈和所述第三密封圈的截面为半圆形。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二密封圈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冷却水。
优选的,所述环槽用于增大第三缸套表面与水的接触面积,提升缸体的换热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缸套、第二缸套和第三缸套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气缸套,通过设置环槽,增大缸套外表面与水的接触面积,提升换热效果,从而达到缸体的均匀冷却,延长发动机缸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缸体内气缸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气缸套的结构详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缸体内气缸套的详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柴发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柴发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491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FPGA通用接口的双向MIPI接口电路
- 下一篇:一种气体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