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尾座式矢量差速二轴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37247.0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68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翁煜侃;孙在;虞天成;周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9/00 | 分类号: | B64C29/00;B64C39/12;B64D27/24;B64C3/18 |
代理公司: | 杭州奥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72 | 代理人: | 王佳健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座式 矢量 差速二轴 飞行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尾座式矢量差速二轴飞行器。本实用新型包括主机翼、矢量电机座、鸭翼以及mwc飞控。所述主机翼采用后掠翼,提供主要升力。所述鸭翼位于主机翼前端,用于增大飞行器整体失速迎角,提供升力。所述矢量电机座装于主机翼尾部,用于克服飞行器的飞行阻力和自身重力。所述飞控自动检测悬停时的姿态,在姿态异常时自动变化电机座方向和电机转速,使之稳定。本实用新型将旋翼类飞行器与固定翼类飞行器的特征结合,并引入矢量技术,选用低功率发动机,使之与矢量电机座固定;采用双发动机、特种翼型、适中展弦比、鸭翼、翼端安定面,其能满足快速小迎角飞行、空中悬停、低速大迎角飞行以及在复杂场地下的快速转向、迎角变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域,具体是一种尾座式矢量差速二轴飞行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民用小型飞行器多为旋翼类和固定翼类飞行器,旋翼类飞行器能满足多种环境下的低速飞行工作,此类飞行器是通过改变桨的螺距来改变飞行姿态的,其有气动效率低下、功率载荷低、操纵的难度大、飞行不稳定的问题,飞行速度提不高。而固定翼类飞行器需要达到一定的速度才能起飞,无法满足低速飞行任务要求,且对起飞降落场地有要求。矢量飞行器多用于军事领域,具有效率高、灵活性好、飞行姿态适配性高的特点,但在民用行业较少涉及。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尾座式矢量差速二轴飞行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包括主机翼、矢量电机座、鸭翼、载物框、脚支架以及基于arduino的mwc飞控。
所述主机翼采用后掠翼,提供主要升力。
所述鸭翼位于主机翼前端,用于增大飞行器整体失速迎角,提供升力。
所述矢量电机座装于主机翼尾部,用于克服飞行器的飞行阻力和自身重力。
所述飞控自动检测悬停时的姿态,在姿态异常时自动变化电机座方向和电机转速,使之稳定。
进一步说,所述主机翼的翼肋由外侧s型小翼肋到中部大翼肋,通过渐变蒙皮过渡。
进一步说,采用碳质前缘连接外侧s型小翼肋和中部大翼肋。
进一步说,所述的后掠翼的展弦比为3.48,掠角为79度。
进一步说,所述的主机翼外侧两端采用垂直安定面,
进一步说,采用双电机控制。需要滚转时,控制两个矢量电机座转向不同;需要偏航飞行时,控制电机座转速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旋翼类飞行器与固定翼类飞行器的特征结合,并引入矢量技术,选用低功率发动机,使之与矢量电机座固定;采用双发动机、特种翼型(基于s型翼型的修改)、适中展弦比、鸭翼、翼端安定面,其能满足快速小迎角飞行、空中悬停、低速大迎角飞行以及在复杂场地下的快速转向、迎角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悬停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进飞行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翼型设计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翼肋具体应用及镂空设计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主梁平面设计图;
图9、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主梁特写;
图11、图12、图13为本实用新型矢量电机座各个工作状态特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372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水平移动的桥梁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拆分组合的水处理系统用曝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