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以太网交换刀片模块用机箱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09885.1 | 申请日: | 201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5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周灿荣;徐金平;凌清平;林振兴;彭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秦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千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59 | 代理人: | 黄莉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以太网 交换 刀片 模块 机箱 散热 结构 | ||
1.一种以太网交换刀片模块用机箱散热结构,包括机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本体(1)内腔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散热装置(2),所述机箱本体(1)内壁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3),所述机箱本体(1)的右侧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使用的从动结构(4)和回型水管(5),所述回型水管(5)的左侧粘合连接有海绵(6),所述海绵(6)贴合机箱本体(1)的外壁,所述回型水管(5)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限位结构(7),所述机箱本体(1)右侧的底部栓接有水盒(8),所述水盒(8)顶部的右侧栓接有小型水泵(9),所述小型水泵(9)的抽水管与水盒(8)的内侧连通,所述小型水泵(9)的排水管连通有供液软管(10),所述供液软管(10)远离小型水泵(9)的一端与回型水管(5)之间连通,所述回型水管(5)表面的底部连通有循环软管(11),所述循环软管(11)与水盒(8)之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太网交换刀片模块用机箱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2)包括散热扇(21)、防尘网(22)和通槽(23),所述散热扇(21)和防尘网(22)均安装在机箱本体(1)的内壁,所述通槽(23)开设在机箱本体(1)前后两侧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太网交换刀片模块用机箱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结构(4)包括连接板(41)、连接杆(42)和连接片(43),所述连接板(41)与驱动马达(3)的输出轴之间栓接,所述连接杆(42)焊接在连接板(41)右侧的表面,所述连接杆(42)的右端贯穿回型水管(5)表面形成的槽并与连接片(43)之间栓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太网交换刀片模块用机箱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7)包括固定板(71)、限位槽(72)和限位块(73),所述限位块(73)与回型水管(5)的表面栓接,所述固定板(71)与机箱本体(1)外壁的右侧栓接,所述限位槽(72)开设在两个固定板(71)相向的一侧,所述限位块(73)远离回型水管(5)的一端位于限位槽(72)的内侧并与其内壁之间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以太网交换刀片模块用机箱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本体(1)正面顶部的通槽(23)前方设置有进风壳(12),所述进风壳(12)与机箱本体(1)之间栓接,所述进风壳(12)的顶部连通有折型管(13),所述折型管(13)远离进风壳(12)的一端连通有排风罩(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以太网交换刀片模块用机箱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壳(12)的开口朝向通槽(23)的位置,且其整体外形接近圆柱体的四分之一,所述排风罩(14)的开口朝向机箱本体(1)右侧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以太网交换刀片模块用机箱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罩(14)从上方至靠近机箱本体(1)的一侧开口逐渐变小,且整体呈鸭嘴状,所述进风壳(12)、折型管(13)和排风罩(14)均为PVC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以太网交换刀片模块用机箱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本体(1)内腔的右侧分别安装有处理器(15)和温度传感器(16),所述温度传感器(16)的输出端与处理器(15)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所述处理器(15)的输出端分别与散热扇(21)、驱动马达(3)和小型水泵(9)的输入端之间单向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秦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秦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098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维伦水泥电缆管
- 下一篇:四维忆阻HR神经元模型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