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00588.0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3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喻沐阳;张烁;王启淼;高德发;杨子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02;E01C7/3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桥头 道路 桥梁 衔接 过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结构,包括普通路面结构、桥头搭板、级配碎石垫层、防水结构、台背特别填筑区、桥梁结构与路基,普通路面结构包括沥青混凝土面层、半刚性基层与半刚性底基层,半刚性基层铺于半刚性底基层上,沥青混凝土面层铺于半刚性基层上,桥头搭板设于半刚性底基层的下方,桥头搭板的一端延伸至路基内,桥头搭板的另一端放置于桥梁结构上,桥头搭板的底面上设有多个应力传感器,级配碎石垫层设于桥头搭板的下方,级配碎石垫层的顶部间隔设有多个枕梁,防水结构设于级配碎石垫层的下方,台背特别填筑区设于防水结构的下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高速公路网络的不断完善和持续纵深发展,桥梁在高速公路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由于台背路堤和桥梁在结构刚度和形式上的差异,导致其在施工和运营期间沉降速度不同也就是不均匀沉降,当差异沉降达到一定值后,桥台与台背路堤会出现明显的错位,如图2所示。此时当行驶车辆经过相对的错位处时便会发生车辆的跳跃,这就是桥头跳车现象。桥头跳车病害的出现,使得车辆行驶通过桥梁到路基顶面过渡区域时,会对桥梁结构和路堤造成了额外的动力冲击作用,加速了路基、桥梁墩台、桥梁附属结构和桥梁伸缩缝等的破坏。迄今为止,尚未找到彻底解决桥头病害的施工工艺工法,显然桥头跳车病害已成为制约我国公路工程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
鉴于此,为有效缓解和控制路桥过渡段跳车病害问题,提高道路工程的安全性能和服务水平,降低道路桥梁工程养护维修成本,目前亟待发明一种显著改善车辆在行驶至路桥过渡段跳车现象,降低车辆振动荷载对桥梁墩台、桥梁附属结构、桥梁伸缩缝等结构动力冲击破坏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路面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道路工程路桥过渡段跳车现象严重、环境适应能力差、修复工艺复杂的缺点,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济适用性好、自动化程度高、施工工艺简单,能够彻底解决桥头跳车病害问题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应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结构,包括普通路面结构、桥头搭板、级配碎石垫层、防水结构、台背特别填筑区、桥梁结构与路基,普通路面结构包括沥青混凝土面层、半刚性基层与半刚性底基层,半刚性基层铺于半刚性底基层上,沥青混凝土面层铺于半刚性基层上,桥头搭板设于半刚性底基层底部,桥头搭板的一端延伸至路基内,桥头搭板的另一端放置于桥梁结构上,桥头搭板的底面上设有多个应力传感器,级配碎石垫层设于桥头搭板底部,级配碎石垫层的顶部间隔设有多个枕梁,防水结构设于级配碎石垫层底部,台背特别填筑区设于防水结构底部。
进一步而言,所述枕梁采用120mm×150mm横截面为方形的C30预制钢筋混凝土,且枕梁的两端各伸出桥头搭板(4)300mm,相邻两个枕梁之间的间距为2-3米。
进一步而言,所述枕梁内设有注浆管道。
进一步而言,所述级配碎石垫层采用37.5~19mm、19~9.5mm、9.5~4.5mm及4.5mm以上的石屑组配而成,其针片状含量小于15%,压碎值不超过20%,厚度为15-30cm。
进一步而言,所述应力传感器横向布设间距为1-1.5m,纵向布设间距为2-3米。
进一步而言,所述桥梁结构包括搭板支座、牛腿与桥台,牛腿设于桥台顶部,搭板支座设于牛腿左侧位置上,桥头搭板的一端延伸到路基内,桥头搭板的另一端放置于搭板支座上。
进一步而言,所述桥台的右侧设有锥坡,牛腿右侧位置上设有梁板,梁板与牛腿之间设有伸缩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005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