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00588.0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3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喻沐阳;张烁;王启淼;高德发;杨子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02;E01C7/3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桥头 道路 桥梁 衔接 过渡 结构 | ||
1.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普通路面结构、桥头搭板(4)、级配碎石垫层(7)、防水结构、台背特别填筑区(15)、桥梁结构与路基(20),所述普通路面结构包括沥青混凝土面层(1)、半刚性基层(2)与半刚性底基层(3),所述半刚性基层(2)铺于半刚性底基层(3)上,所述沥青混凝土面层(1)铺于半刚性基层(2)上,所述桥头搭板(4)设于半刚性底基层(3)底部,所述桥头搭板(4)的一端延伸至路基(20)内,所述桥头搭板(4)的另一端放置于桥梁结构上,所述桥头搭板(4)的底面上设有多个应力传感器(8),所述级配碎石垫层(7)设于桥头搭板(4)底部,所述级配碎石垫层(7)的顶部间隔设有多个枕梁(6),所述防水结构设于级配碎石垫层(7)底部,所述台背特别填筑区(15)设于防水结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枕梁(6)采用120mm×150mm横截面为方形的C30预制钢筋混凝土,且枕梁(6)的两端各伸出桥头搭板(4)300mm,相邻两个枕梁(6)之间的间距为2-3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枕梁(6)内设有注浆管道(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级配碎石垫层(7)采用37.5~19mm、19~9.5mm、9.5~4.5mm及4.5mm以上的石屑组配而成,其针片状含量小于15%,压碎值不超过20%,厚度为15-3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传感器(8)横向布设间距为1-1.5m,纵向布设间距为2-3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结构包括搭板支座(9)、牛腿(13)与桥台(14),所述牛腿(13)设于桥台(14)顶部,所述搭板支座(9)设于牛腿(13)左侧位置上,所述桥头搭板(4)的一端延伸到路基(20)内,所述桥头搭板(4)的另一端放置于搭板支座(9)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台(14)的右侧设有锥坡(17),所述牛腿(13)右侧位置上设有梁板(18),所述梁板(18)与牛腿(13)之间设有伸缩缝(1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结构包括防水层(10)、横向排水管(11)与土工反滤布(12),所述土工反滤布(12)设于级配碎石垫层(7)底部,所述土工反滤布(12)由合成纤维通过针刺或编织而成的透水性土工合成材料构成,宽度为4-6米,长度为30-50米,施工连接处搭接设置,并设置固定装置防止其发生偏移,所述横向排水管(11)设置于土工反滤布(12)和防水层(10)中间,垂直于行车方向间隔设置,间距一般为20-40米,管径为60-100mm,横向排水管周围设置20-40mm单一粒径碎石支撑,所述防水层(10)由2cm水泥砂浆与防渗乳化沥青涂层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道路桥梁衔接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背特别填筑区(15)与路基(20)之间设有坡率为1:1的换填土边缘线(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0058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