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泵用惰齿轮组装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96237.7 | 申请日: | 2019-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02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俞炳根;金相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斗山英维高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H57/023;F16H57/02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挚诚信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8 | 代理人: | 李延虎;王永辉 |
| 地址: | 韩国仁***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泵 齿轮 组装 | ||
1.一种油泵用惰齿轮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惰齿轮,其配置在发动机的缸体的一侧上,将曲轴齿轮的旋转力传递到油泵齿轮;
齿轮销,其使所述惰齿轮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接,并固定于所述缸体,使得所述惰齿轮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缸体;
衬套轴承,其介于配置在所述惰齿轮的轴孔中的所述齿轮销的外周面与所述惰齿轮之间;以及
油腔,其包括隔着所述衬套轴承与所述齿轮销对置的方式配置的油腔壳、以及以容纳从上部掉落的油的方式形成在所述油腔壳的外周面上的油容纳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泵用惰齿轮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容纳槽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沿所述惰齿轮的轴方向配置在所述惰齿轮的外围上的所述油腔壳的外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泵用惰齿轮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垫圈,其包括中央形成有贯通孔的圈体、以及贯通从所述贯通孔隔开的所述圈体而形成的油孔,且配置在所述衬套轴承与所述油腔之间,
所述油孔与所述油容纳槽在安装所述油腔时相互连接,
所述油容纳槽沿所述惰齿轮的轴方向形成在所述油腔壳的上部外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泵用惰齿轮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腔还包括引导槽,该引导槽形成在所述油容纳槽与所述油孔之间的所述油腔壳的上部外周面上,且具有以从所述油容纳槽向所述油孔倾斜的方式形成而引导所述油的流向的引导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油泵用惰齿轮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销具备有以使所述掉落的油流入且与所述衬套轴承连接的方式形成在外周面上的油流入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泵用惰齿轮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流入槽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惰齿轮与所述缸体之间。
7.一种油泵用惰齿轮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惰齿轮,其配置在缸体的一侧上,将曲轴齿轮的旋转力传递到油泵齿轮;
齿轮销,其固定于所述缸体并使所述惰齿轮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接,且具有使油流入的油流入槽;
衬套轴承,其以配置在所述齿轮销与所述惰齿轮之间的方式介于所述惰齿轮的轴孔中以支撑所述惰齿轮的旋转,与所述齿轮销对置的一侧端部连接于所述油流入槽;以及
垫圈,其以与所述衬套轴承的另一侧端部对置的方式配置,并且在圈体上贯通形成有使所述衬套轴承露出的油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泵用惰齿轮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流入槽形成在配置于所述衬套轴承与所述缸体之间的所述齿轮销的外周面上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斗山英维高株式会社,未经斗山英维高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9623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型钢加工用打磨去毛边设备
- 下一篇:一种塔式金属拉丝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