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68277.0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9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之锐;刘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宝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孟庆莹 |
地址: | 10150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总成 具有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该动力总成包括:动力装置与隔音装置,所述隔音装置包括:第一隔音体、第二隔音体,所述第一隔音体与所述第二隔音体二者中的至少一个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以在所述第一隔音体与所述第二隔音体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动力装置适于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且所述动力装置适于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贴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隔音装置,动力装置可以放置在由第一隔音体与第二隔音体组成的隔音装置的容纳腔中,并且隔音装置与动力装置贴合,因此,隔音装置不但可以吸收动力装置所发出的低频噪音,还可以对高频噪音具有较好的隔绝作用,从而保证动力装置在工作时的静谧性较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音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动力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对动力装置在工作时的静谧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对于与新能源的车辆的来说,其动力装置为电机,但是,现在车型一般都只是在车身的前围板内外位置设计有隔音隔热垫,虽然这些装置可以吸收和隔绝低频噪音,但对电机及减速器高频噪音的隔绝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动力总成,该动力总成的隔音装置可以对动力装置的高频噪音进行隔绝。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动力总成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总成包括:动力装置与隔音装置,所述隔音装置包括:第一隔音体、第二隔音体,所述第一隔音体与所述第二隔音体二者中的至少一个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以在所述第一隔音体与所述第二隔音体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动力装置适于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且所述动力装置适于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隔音体与所述第二隔音体均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且所述第一隔音体的开口适于与所述第二隔音体的开口对齐,以形成所述容纳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音体与所述第二隔音体连接,所述第一隔音体上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隔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对应的第二连接板,所述动力总成还包括:紧固件,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连接板设有第二固定孔;
所述紧固件包括:推针、卡片,所述推针的一端适于卡在所述第一固定孔处,所述推针的另一端依次穿设所述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后与所述卡片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还包括:堵盖,所述堵盖适于遮挡所述推针卡在所述第一固定孔处的一端。
具体地,所述第一隔音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隔音体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第一隔音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隔音体的另一端分离或扣合。
具体地,所述第一隔音体与所述第二隔音体均为PU发泡隔音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音体与所述第二隔音体的内表面形成有致密层。
具体地,所述动力装置为电机;或者所述动力装置为电机和减速器的组合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音装置具有以下特点:
动力装置可以放置在由第一隔音体与第二隔音体组成的隔音装置的容纳腔中,并且隔音装置与动力装置贴合,因此,隔音装置不但可以吸收动力装置所发出的低频噪音,还可以对高频噪音具有较好的隔绝作用,从而保证动力装置在工作时的静谧性较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动力总成,包括上述的隔音装置和动力装置。
所述动力总成与上述的隔音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宝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宝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82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收集雨水的高位花坛
- 下一篇:一种自动转向风力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