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消音降噪功能的半主动控制式发动机液压悬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64433.6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2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章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宏鑫减震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67 | 分类号: | F16F15/067;G10K11/16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卫节 |
地址: | 317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消音 功能 主动 控制 发动机 液压 悬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有消音降噪功能的半主动控制式发动机液压悬置,包括连接块,连接块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壁设置有减振装置,且减振装置分别包括有第一压力弹簧和第二压力弹簧。该带有消音降噪功能的半主动控制式发动机液压悬置,通过设置安装槽的内壁设置有减振装置,且减振装置分别包括有第一压力弹簧和第二压力弹簧,第一压力弹簧的一端自由端和第二压力弹簧的一端自由端均与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达到了对发动机本体在低频和高频工作中产生的振动进行中和取消,有效隔离发动机本体低频和高频振动传递的效果,解决了发动机本体在低频和高频工作中产生的振动易影响用户驾驶体验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消音降噪功能的半主动控制式发动机液压悬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其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其种类包括如内燃机、外燃机、电动机。
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压力罐(申请号:201020156976.5),包括连接盘、金属骨架、橡胶主簧、隔板、橡胶膜、底座,连接盘与橡胶主簧通过橡胶硫化连接,连接盘与发动机支撑臂通过螺栓连接,底座通过螺栓与车架连接,此专利虽然解决了隔离发动机本体低频和高频振动的传递,但是对发动机本体工作中产生的噪音没有很好的解决,易影响用户的驾驶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的发动机本体工作产生的噪音没有很好解决,易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有消音降噪功能的半主动控制式发动机液压悬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消音降噪功能的半主动控制式发动机液压悬置,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设置有减振装置,且减振装置分别包括有第一压力弹簧和第二压力弹簧,所述第一压力弹簧的一端自由端和第二压力弹簧的一端自由端均与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块的上表面设置有消音装置,且消音装置包括有第一聚酯纤维吸音板,所述第一聚酯纤维吸音板的下表面与连接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槽的截面呈工字形状,多个所述第一压力弹簧和第二压力弹簧均在安装槽的内部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第一压力弹簧的另一端自由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铁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压力弹簧和第一铁球配合使用,有效对发动机本体低频工作情况下产生的振动进行中和取消。
优选地,所述第二压力弹簧的另一端自由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铁球,所述第一铁球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压力弹簧,所述第三压力弹簧的一端自由端与第二铁球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发动机本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铁球、第一压力弹簧、第二压力弹簧、第二铁球和第三压力弹簧之间相互配合使用,有效对发动机本体高频工作情况下产生的振动进行中和取消。
优选地,所述第一聚酯纤维吸音板的内部与发动机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聚酯纤维吸音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聚酯纤维吸音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聚酯纤维吸音板与发动机本体配合使用,从底部对发动机本体进行消音降噪作用。
优选地,所述第二聚酯纤维吸音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波峰吸音海绵,两个所述波峰吸音海绵以第一聚酯纤维吸音板的轴线为对称中心呈对称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聚酯纤维吸音板和波峰吸音海绵配合使用,从左右两侧对发动机本体产生的噪音进行消音降噪作用。
优选地,所述波峰吸音海绵的底部与第一聚酯纤维吸音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波峰吸音海绵相对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铝板,所述铝板的材质为铝材料制成,所述铝板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铝板由铝材料制成,因为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宏鑫减震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宏鑫减震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44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