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汽车零部件分类转运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60924.3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0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智业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06 | 分类号: | B65D25/06;B65D25/38;B65D25/24;B65D25/28 |
代理公司: | 苏州欣达共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5 | 代理人: | 周升铭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汽车零部件 分类 转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汽车零部件分类转运箱,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分别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滑套。该可调式汽车零部件分类转运箱,通过设置按压杆,工作人员握住挤压把手相向挤压,两个按压杆相向挤压伸缩杆和第一弹簧,使得滑块脱离滑槽,工作人员将放置板调至合适位置,松开挤压把手,利用伸缩杆和第一弹簧的弹力将按压杆向外弹出,使得滑块向外弹出并卡入滑槽,将放置板通过滑槽和滑块向外拉出,放置汽车零部件,可以对零部件的摆放进行分层,且通过滑槽和滑块能够将放置板向外拉出,方便工作人员存取零部件,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式汽车零部件分类转运箱。
背景技术
汽车零部件,是构成汽车配件加工整体的各单元及服务于汽车配件加工的产品,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开展自主开发与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为支撑,整车自主品牌与技术创新需要零部件做基础,零部件的自主创新又对整车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大推动力,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转运箱是包装器具的一种,主要用于保护一些易变形的汽车零部件,但目前市场上的转运箱,在进行零部件的包装运输时,为提高运输效果,往往将转运箱叠加起来,当多个转运箱分层叠加时,位于底层的转运箱往往不利于对零部件的取放,与此同时,多个转运箱紧密的叠加在一起,无法分层,往往不便于对特定层级的转运箱内的零部件进行取放。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式汽车零部件分类转运箱,解决了无法分层,往往不便于对特定层级的转运箱内的零部件进行取放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式汽车零部件分类转运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分别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卡接在按压槽内壁的上下两表面,两个所述按压槽分别开设在放置板的左右两侧面,所述按压槽内壁的右侧面与第一伸缩装置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的左端与按压杆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按压杆的左侧面与滑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卡槽。
所述卡槽内壁的右侧面与第二伸缩装置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左端与卡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卡块的左侧面与滑杆的右端搭接,所述滑杆位于通孔内,所述通孔开设在卡槽内壁的左侧面,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卡接在放置板的左侧面,所述卡块的下表面卡接在凹槽内壁的下表面,两个所述凹槽开设在箱体的下表面,所述凹槽内壁的上表面与弹射装置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弹射装置的下表面与卡块的上表面搭接,所述箱体的背面与底座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背面的四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面通过合页与两个柜门的左右两侧面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伸缩装置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伸缩杆和第一弹簧的左端均与按压杆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和第一弹簧的右端均与按压槽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伸缩装置包括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和液压杆的右端均与卡槽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和液压杆的左端均与卡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弹射装置包括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顶端与凹槽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底端与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与卡块的上表面搭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座的正面设置有把手,所述按压杆的底端设置有挤压把手,所述柜门的正面设置有拉手和插销,所述滑杆的左端设置有按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智业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智业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09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缝纫机密针行程开关机构
- 下一篇:一种防倒吸安全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