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的应急供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60238.6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9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南洲;范建红;王海威;丁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美克动力系统技术(武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孙丽丽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电动 助力 转向 应急 供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的应急供电装置,包括:高压电源和应急供电单元;应急供电单元包括:双向DC电源和超级电容PACK;高压电源内置有接触器K1和接触器K2;高压电源通过接触器K1和接触器K2分别与转向泵控制器的动力端和双向DC电源的高压端电性连接,转向泵控制器通过三相输出线连接转向泵;双向DC电源的低压端与超级电容PACK电性连接;高压电源、转向泵控制器、超级电容PACK和双向DC电源分别通过CAN总线和整车控制器进行通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汽车转向的安全性。确保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转向可靠性,避免了因高压异常断电后的转向助力突然失效造成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的应急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正常情况下,电动汽车的电动转向控制器采用整车高压电源(锂电、燃料电池等)供电从而驱动整车电动助力转向油泵电机持续、正常工作。然而车辆在因非人为因素导致的高压电源异常失效的情况下,电动转向系统会因电动转向控制器的高压断电而停止工作,车辆的助力转向会立即消失,导致方向回弹,发生危险。尤其是在车辆处于较高车速转向时,助力功能突然丢失将会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的应急供电装置,既可以在正常情况下优先使用高压电源供电,又可以在高压电源异常断电情况下实现应急供电系统供电的无缝切换,保证助力转向系统持续有效工作。
一种用于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的应急供电装置,应用于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所述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泵控制器、转向泵和整车控制器VCU;
所述一种用于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的应急供电装置,具体包括:高压电源和应急供电单元;所述应急供电单元包括:双向DC电源和超级电容PACK;
所述高压电源内置有接触器K1和接触器K2;
高压电源通过接触器K1和接触器K2分别与转向泵控制器的动力端和双向DC电源的高压端电性连接,转向泵控制器通过三相输出线连接转向泵;双向DC电源的低压端与超级电容PACK电性连接;高压电源、转向泵控制器、超级电容PACK和双向DC电源分别通过CAN总线和整车控制器VCU进行通讯。
进一步地,接触器K1一端连接高压电源的正极,另一端分别连接转向泵控制器的动力端正极和双向DC电源的高压端正极;接触器K2一端连接高压电源的负极,另一端分别连接转向泵控制器的动力端负极和双向DC电源的高压端负极;转向泵控制器通过三相输出端与转向泵电性连接,转向泵控制器的通讯端口通过CAN总线与整车控制器保持通讯。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电源内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和接触器K1与接触器K2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以控制接触器K1和接触器K2的闭合与断开。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电源的电压范围为300~400V,所述超级电容PACK的电压范围为44V~76V(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电源为燃料电池或者锂电池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器K1和所述接触器K2均为直流接触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解决了汽车转向的安全性。在车辆正常情况下,通过特定的控制方法,优先使用车辆的高压电源为转向控制器供电,确保转向系统的持续正常工作;同时,在高压电源异常断电的情况下,进行应急供电系统的无缝切入,可以利用超级电容PACK通过双向DC电源为转向控制器供电,以持续保持助力转向功能,从而确保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转向可靠性,避免了因高压异常断电后的转向助力突然失效造成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美克动力系统技术(武汉)有限公司,未经戴美克动力系统技术(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02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