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雷达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59879.X | 申请日: | 2019-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4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冰;屈志巍;王泮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7/481 | 分类号: | G01S7/48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雷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激光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雷达装置包含:激光收发测距单元,包含至少1个激光发射和激光接收,进行激光测距;旋转电机单元,用于带动激光收发测距单元进行旋转,形成水平角度为α(10°≤α≤360°)、垂直角度为β(1°≤β≤90°)的第一检测视场;视场调整单元,对角度为M(1°≤M≤α)的水平视场、角度为N(10°≤N≤β)的垂直视场区域进行反射调整,形成第二检测视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通过调整激光雷达的检测视场,提高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雷达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激光雷达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雷达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或因实际使用场景不同,或因激光雷达视场范围设计不同,在全部的视场范围内都会产生一些无效的点云数据。
例如,路侧激光雷达安装于道路两侧,在车流量统计、车型检查等方面有良好的效果。路侧激光雷达面向道路方向可以得到有效的点云信息,但其余的激光光束多打在树木、田野、或房屋等非检测区域上,因此,这些点云数据并未得到有效利用。于此同时,由于激光雷达垂直视场角有限,在激光雷达下方一定区域内会形成盲区,车辆经过盲区时无法被有效探测到。
又例如,车载激光雷达安装在自动驾驶汽车顶部,激光雷达垂直视场角大于0°的激光光束所形成的点云数据在自动驾驶算法中并未得到使用。于此同时,激光雷达的垂直视场分辨率不足导致自动驾驶算法无法在更远的距离识别出物体。
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偏离检测区域的光束,并且能将上述光束转移至检测盲区或者需要格外增加分辨率的区域,是本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激光雷达装置,
其包括:
激光收发测距单元,包含至少1个激光发射模块和至少1个激光接收模块,用于激光测距;
旋转电机单元,用于带动激光收发测距单元进行旋转,形成水平角度为α(10°≤α≤360°)、垂直角度为β(1°≤β≤90°)的第一检测视场;
视场调整单元,用于对角度为M(1°≤M≤α)的水平视场、角度为N(10°≤N≤β)的垂直视场区域进行反射调整,形成第二检测视场。
进一步地,所述一种激光雷达装置,还包含:
壳体单元,用于对激光收发测距单元、旋转电机单元、视场调整单元进行固定支撑;
第一通光窗口,位于壳体单元上,用于为水平角度为α、垂直角度为β的第一检测视场提供光学通路;
第二通光窗口,位于壳体单元上,用于为水平角度为M、垂直角度为N的第二检测视场提供光学通路;
优选的,所述视场调整单元为反射镜,由玻璃或金属镀膜形成,所述反射镜反射率≥8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种激光雷达装置,通过视场调整单元对激光光束进行反射,将激光雷达无效的数据反射到激光雷达所需补盲或者所需增大分辨率的范围或其他产生有益效果的范围内,从而提高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一种路侧激光雷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一种车载激光雷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598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