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用车辆固定装置及舰船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51897.3 | 申请日: | 2019-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1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桂湘;邰洋;陈大为;宫正中;陈琛;冯丽娜;于宁舟;韩鑫;于延玲;张堂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25/20 | 分类号: | B63B25/20;B63B25/24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船舶专利中心 11026 | 代理人: | 董素沫 | 
| 地址: | 200439 上海市宝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固定 装置 舰船 | ||
1.一种船用车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纵向固定部件,其设于舰船甲板上的一开槽内,包括第一顶升支撑件和设置在所述第一顶升支撑件的上端部用以对车辆纵向进行固定的纵向限位件;
横向固定部件,其设于所述开槽内,包括第二顶升支撑件和设置在所述第二顶升支撑件的上端部用以对车辆的横向进行固定的横向限位件,其中,所述横向限位件包括朝向车辆的车轮一侧设置的推抵部以及用以将所述推抵部推出和收回的控制杆;
控制部件,其与驱动部件电连接,用以在接收到对车辆进行固定的固定信号时,控制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第一顶升支撑件和所述第二顶升支撑件升起,且在所述第二顶升支撑件升起至预设高度后,驱动所述控制杆将所述推抵部推向停放在所述预设位置的车辆的车轮处并对所述车轮形成推抵,以及用以在接收到对车辆进行解锁的解锁信号时,控制驱动部件驱动所述控制杆将所述推抵部收回,且在所述推抵部收回后,驱动所述第一顶升支撑件和所述第二顶升支撑件回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车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限位件还包括:
定位基座,其设在所述第二顶升支撑件的上端部且所述定位基座在朝向车轮一侧的侧面上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上设有滑块,所述控制杆设置在所述滑块上;
检测部件,其设在所述定位基座上,用以检测车辆车轮的轮毂间隙;
第一子驱动部件,其设于所述定位基座上,与所述检测部件和所述控制部件电连接,其中,所述控制部件在接收到所述检测部件检测的轮毂间隙的间隙信号后,控制所述第一子驱动部件驱动所述滑块在所述轨道上移动,以使所述控制杆能够朝向所述轮毂间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车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抵部在朝向所述车轮一侧的前端设有定位件,在所述推抵部对所述车轮形成推抵时伸入至所述轮毂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用车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每个所述滑块上均设有所述控制杆,在使所述控制杆能够朝向所述轮毂间隙设置时,至少两个的所述滑块在一圆周上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车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抵部在朝向所述车轮一侧的前端采用缓冲材质制成形成缓冲部,所述缓冲部的形状与车轮侧面的形状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车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顶升支撑件和所述第二顶升支撑件均为液压缸,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用以驱动所述第一顶升支撑件和所述第二顶升支撑件的液压驱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用车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为液压缸,所述液压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控制杆进行伸出或缩回,其中,所述第一顶升支撑件和所述第二顶升支撑件上均设有用以锁定压力的锁压阀,用以在所述第一顶升支撑件和所述第二顶升支撑件升起至所述预设高度后,使所述液压驱动件驱动所述控制杆进行伸出或缩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车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向限位件在朝向车轮的一侧形成有向内凹陷且与车轮形状相匹配的圆弧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车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槽盖板以及用以驱动所述槽盖板打开或盖合的第二子驱动部件,其中,所述第二子驱动部件与所述控制部件电连接,以在所述控制部件接收到所述固定信号后,控制所述第二子驱动部件驱动所述槽盖板打开,以及在所述控制部件接收到所述解锁信号后,控制所述第二子驱动部件驱动所述槽盖板盖合。
10.一种舰船,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船用车辆固定装置,所述船用车辆固定装置的纵向固定部件和横向固定部件均设于所述舰船的甲板的开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5189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镀湿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废气余热热能交换节能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