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吸塑内饰件加工平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45757.5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0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孙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劲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1/30 | 分类号: | B29C51/30;B29C51/42;B29C45/27;B29C45/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内饰件 加工 平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吸塑内饰件加工平移装置,包括下模和金属导热管,所述下模的内部一体化设置有模腔,所述下模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模腔,所述孔槽的内部贯穿有螺丝,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上模,所述分流道的上方设置有浇口,所述下模的下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金属导热管位于下模的下方,所述螺纹圈的外侧设置有凹槽。该装置中浇口的形状与剪刀口类似,当上模上升时,浇口处的残留的固体塑胶原料被剪切,避免人工裁切,节约时间和人工成本,通过限位槽、金属导热管、金属板、螺纹圈和凹槽之间的相互实现下模的快速降温功能,其次该降温方式简便实用,成本低可循环多次使用,且直接对下模内部降温,效果更为显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件用吸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吸塑内饰件加工平移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主要是指汽车内部改装所用到的汽车产品,涉及到汽车内部的方方面面,比如汽车方向盘套、汽车坐垫,汽车脚垫、汽车香水、汽车挂件、内部摆件、收纳箱等等都是汽车内饰产品,汽车内饰件通常采用吸塑设备制成,吸塑制品是用塑料进行加工,其产品生成原理是将平展的塑料硬片材料加热变软后,用真空吸附于模具表面,再冷却成型,吸塑产品就用广泛其主要用于电子、电器行业,食品行业,五金工具,化妆品行业,玩具行业、日用品行业,医药、保健品,汽车,文具、文体用品等类别的行业。
现有的汽车内饰件用吸塑设备不具有散热功能,融化的塑胶原料温度较高,热量堆积在下模内部,不易排放,导致原料冷却塑形时间较长,上模从下模处移开时,容易剐蹭到成型的内饰件,导致内饰件表面出现磨痕,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汽车吸塑内饰件加工平移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吸塑内饰件加工平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般的汽车内饰件用吸塑设备不具有散热功能,融化的塑胶原料温度较高,热量堆积在下模内部,不易排放,导致原料冷却塑形时间较长,上模从下模处移开时,容易剐蹭到成型的内饰件,导致内饰件表面出现磨痕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吸塑内饰件加工平移装置,包括下模和金属导热管,所述下模的内部一体化设置有模腔,所述下模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模腔,且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孔槽,所述孔槽的内部贯穿有螺丝,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出口端与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上模,且上模的内部开设有分流道,所述分流道的上方设置有浇口,且浇口的上方设置有注塑喷头,所述下模的下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金属导热管位于下模的下方,且金属导热管的下端外表面环绕有螺纹圈,所述螺纹圈的外侧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外侧一体化设置有金属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形状设置为“L”字形结构,且固定板共设置有两个,而且固定板之间关于下模的竖直中心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通过孔槽和螺丝与下模螺纹连接,且固定板通过电动推杆与连接杆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通过连接杆与上模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浇口沿上模的上表面水平方向均匀分布,而且浇口的数量与分流道的数量相等。
优选的,所述下模通过限位槽与金属导热管相连接,且限位槽沿下模下表面呈三角形结构分布,而且限位槽的内表面与金属导热管的上端外表面相贴合,并且金属导热管之间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金属板的外侧设置有水箱,且水箱的表面开设有出水口,所述金属导热管通过螺纹圈和凹槽与金属板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劲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劲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457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定位功能的焊接舟
- 下一篇:一种3D打印机喷头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