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加强抓地力功能的汽车内置绞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36731.4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1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骆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利 |
主分类号: | B60D1/18 | 分类号: | B60D1/18;B60D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7300 广东省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加强 地力 功能 汽车 内置 绞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加强抓地力功能的汽车内置绞盘架,包括绞盘中间支撑件,绞盘中间支撑件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第一侧边支杆和第二侧边支杆,内置安装圆形螺孔位于绞盘中间支撑件的下部位置,绞盘中间支撑件的底部边缘两侧设置第一边侧绞件安装件和第二边侧绞件安装件,第二边侧绞件安装件的上部位置设置为第二安装件曲臂,第二安装件曲臂的顶部端口设置第二安装件安装孔,第二安装件安装孔通过螺丝螺帽连接有第二边侧绞件安装孔,第二边侧绞件安装孔下方设置为第二边侧绞件曲臂,第二边侧绞件曲臂设置在第二边侧绞件上,本装置在汽车原车大梁上面的着力点增多,受力面积增大,应急救援的时候不易把汽车大梁弯曲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绞盘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加强抓地力功能的汽车内置绞盘架。
背景技术
汽车绞盘支架,安装于汽车前杠里面,起到绞盘加固作用,救援时使用绞盘更加安全、牢固。现有市面上的绞盘支架大多是一体成型,且着力点均是只简单通过孔位螺丝加固,此种绞盘支架,在使用绞盘时,比如救援或者陷入沼泽的时候,容易造成汽车原大梁变形,使之需要维修以及更换配件,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加强抓地力功能的汽车内置绞盘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加强抓地力功能的汽车内置绞盘架,包括绞盘中间支撑件,所述绞盘中间支撑件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第一侧边支杆和第二侧边支杆,所述内置安装圆形螺孔位于绞盘中间支撑件的下部位置,所述绞盘中间支撑件的底部边缘两侧设置第一边侧绞件安装件和第二边侧绞件安装件,所述第二边侧绞件安装件的上部位置设置为第二安装件曲臂,所述第二安装件曲臂的顶部端口设置第二安装件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件安装孔通过螺丝螺帽连接有第二边侧绞件安装孔,所述第二边侧绞件安装孔下方设置为第二边侧绞件曲臂,所述第二边侧绞件曲臂设置在第二边侧绞件上,所述第一侧边支杆的上方通过螺孔螺纹连接有第一上方侧位撑板,所述第一侧边支杆和第一上方侧位撑板在远离绞盘中间支撑件的方向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第一竖向立体撑架,所述第一竖向立体撑架在背离第一侧边支杆的方向结构上固定安装第一侧翼支板,所述第二侧边支杆和第二上方侧位撑板在远离绞盘中间支撑件的方向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第二竖向立体撑架,所述第二竖向立体撑架在背离第二侧边支杆的方向结构上固定安装第二侧翼支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竖向立体撑架和第一侧翼支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竖向立体撑架和第二侧翼支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边支杆和第二侧边支杆的内部凹槽处均匀设置圆形螺纹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边侧绞件安装件和第二边侧绞件安装件的结构相同,对称排布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边侧绞件安装件和第二边侧绞件通过螺丝螺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边侧绞件安装件通过螺丝螺孔固定连接有第一边侧绞件,且第一边侧绞件的结构与第二边侧绞件结构相同,两者对称排布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上方侧位撑板、第一竖向立体撑架、第一侧翼支板、第二上方侧位撑板、第二竖向立体撑架和第二侧翼支板两两结构之间对称排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效加强抓地力功能的汽车内置绞盘架,本装置的三个部件组装在一起之后,解决了市场上的绞盘支架在越野车每次一救援拉车的时候,因为绞盘支架上面只有几个螺丝孔位的固定,着力点太低了,一拉扯着力点受力面积不够,就很容易把汽车大梁拉变形的问题,本装置除去跟市面上一样的孔位还增加了有五个着力点在汽车原车大梁上面的着力点增多,受力面积增大,应急救援的时候不易把汽车大梁弯曲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绞盘中间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竖向立体撑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利,未经骆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367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