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高船闸通航能力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12674.6 | 申请日: | 2019-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3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姚智衡;姚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一凡船舶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59/02 | 分类号: | B63B59/02;B63B21/62;E02C1/00;E02C1/10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 代理人: | 彭娅 |
| 地址: | 443105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船闸 通航 能力 装置 | ||
1.提高船闸通航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待过闸的第一船体(11),所述第一船体(11)与第二船体(14)之间并排相连,并在第一船体(11)和第二船体(14)的外船舷的侧壁上布置安装有多个间隔的过闸靠球装置(12),所述过闸靠球装置(12)与船闸(15)的侧壁构成竖直方向的升降滚动配合,所述第一船体(11)和第二船体(14)之间也通过靠球装置(12)之间相接触配合,并通过线缆索(16)相连,位于同一个船闸(15)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三船体(13),所述第三船体(13)通过设置在其外船舷上的多个闸靠球装置(12)与船闸(15)的内侧壁接触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船闸通航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闸靠球装置(12)包括充气橡胶靠球(1),在甲板(6)的边缘设有两个支撑臂(2),支撑臂(2)的端头与空心轴(4)的两端构成转动连接,充气橡胶靠球(1)与支撑臂(2)的端头之间通过滑键构成相对滑动配合连接,充气管(3)与空心轴(4)连通以给充气橡胶靠球(1)充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船闸通航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2)的结构为:支撑臂底座(21)与甲板(6)固定连接,第一臂(22)与支撑臂底座(21)铰接,第二臂(24)与第一臂(22)铰接,第一臂(22)的自由端设有套筒(26),套筒(26)与空心轴(4)的端头可转动的套接;
以使充气橡胶靠球(1)能够被切换到甲板(6)的上方或甲板(6)的外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船闸通航能力的装置,其特征是:套筒(26)至少一端与通气端盖(27)法兰连接,在套筒(26)与通气端盖(27)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28),通气端盖(27)与充气管(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提高船闸通航能力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充气管(3)上设有电磁阀(8)。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船闸通航能力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空心轴(4)的结构为:空心轴轴体(41)设有轴向进气孔(43),在空心轴轴体(41)外壁位于充气橡胶靠球(1)内的部分设有径向通孔(44),径向通孔(44)与轴向进气孔(4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船闸通航能力的装置,其特征是:充气橡胶靠球(1)的两端固设有端头套筒(45),端头套筒(45)与空心轴轴体(41)之间键连接;
端头套筒(45)的端头与第一端盖(46)法兰连接,第一端盖(46)或端头套筒(45)设有第二密封圈(47)。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船闸通航能力的装置,其特征是:当充气橡胶靠球(1)被切换到甲板(6)的外舷时,在第一臂(22)与支撑臂底座(21)之间和第二臂(24)与第一臂(22)之间设有固定销(23)。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船闸通航能力的装置,其特征是:在甲板(6)的外舷还设有用于支承充气橡胶靠球(1)的两个支承辊(10)。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船闸通航能力的装置,其特征是:在甲板(6)上,支撑臂(2)的附近设有吊机(5),吊机(5)通过升降机构与支撑臂(2)连接;
吊机(5)的结构为:吊臂(52)的底部设有竖轴(53),竖轴(53)与吊机底座(54)可转动的连接,吊机底座(54)与甲板(6)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一凡船舶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宜昌一凡船舶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1267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提高搅拌效果的高混机
- 下一篇:一种重卡天窗限位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