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拇外翻术后固定组合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11231.5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15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孙承颐;白子兴;孙卫东;曹旭含;刘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卫东 |
主分类号: | A61F5/058 | 分类号: | A61F5/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琳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外翻 术后 固定 组合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新型拇外翻术后固定组合式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和抵顶部压垫;其中,第一固定板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固定板的一端,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带穿设于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带穿设于第二固定孔;抵顶部压垫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另一端用于抵顶截骨远端,以维持截骨远端向外侧的位移,并保证截骨端的稳定。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于第二固定板的抵顶部压垫来抵顶与截骨远端,以维持截骨端的稳定,保证外翻拇趾位于矫正后的正常位置,避免截骨端移位,进而防止拇外翻复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创技术治疗新型拇外翻术后固定组合式装置。
背景技术
拇外翻指的是大拇趾向外倾斜生理角度超过15°的一种足部畸形,拇外翻的发生与由先天遗传因素有关,也可由穿着高跟鞋、尖头鞋等不合适的鞋子造成。畸形严重的拇外翻畸形,保守治疗无效,常需要手术。传统术式需要钢板螺钉等内植物,损伤较大,康复慢,费用较高等缺点。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具有“便、简、验、廉”等优势,达到了国内领先,国外先进水平,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疗法摒弃了传统的坚强内固定方式,改用“8”字绷带弹性外固定,患者术后复查时要反复重新包扎固定,存在操作繁琐增加了医生的工作量。同时,由于足部有绷带包扎,患者洗澡、浴足均受影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依从性。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术后外固定装置,既能维持拇外翻的矫正位置,同时可以进行跖趾关节的功能锻炼,并且在需要时可以方便拆卸。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能够解决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因术后患者复查时要反复重新包扎固定,存在操作繁琐增加了医生的工作量。同时,由于足部有绷带包扎不能去除,患者洗澡、浴足均受到影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依从性。临床上还有一部分患者无需手术或不想手术,需要一种较为可靠的矫正支具以延缓畸形的进展。基于以上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创技术治疗新型拇外翻术后固定组合式装置,通过抵顶部压垫的设置,能够在术后抵顶于截骨远端处,以维持截骨远端向外侧的位移,保证截骨端的稳定,同时作为一个杠杆支点,与第一固定板及第一固定带共同维持拇趾位于中立位或轻度内翻位,防止拇外翻复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拇外翻术后固定组合式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和抵顶部压垫;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
所述第一固定带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带穿设于第二固定孔;
所述抵顶部压垫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另一端用于抵顶截骨远端,以维持截骨远端向外侧的位移,保证所述截骨端的稳定,同时作为一个杠杆支点,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及所述第一固定带共同维持拇趾位于中立位或轻度内翻位。
依据前述的拇外翻术后固定组合式工具,所述抵顶部压垫的所述一端可移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所述一侧,以使得所述抵顶部压垫可根据截骨端位置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中心线移动调整位置。
依据前述的拇外翻术后固定组合式工具,所述抵顶部压垫的所述一端与所述另一端间的厚度为3mm-15mm。
依据前述的拇外翻术后固定组合式工具,所述抵顶部压垫的所述一端与所述另一端间的厚度为5mm。
依据前述的拇外翻术后固定组合式工具,还包括:具有弹性的保护袜套,套置于拇趾和前足上,且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带及所述第二固定带套设于所述保护袜套的外侧,以减轻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所述第二固定带对足部的压迫和摩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卫东,未经孙卫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112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程塑料注塑机
- 下一篇:一种排桩基坑支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