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拇外翻术后固定组合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11231.5 | 申请日: | 2019-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15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 发明(设计)人: | 孙承颐;白子兴;孙卫东;曹旭含;刘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卫东 |
| 主分类号: | A61F5/058 | 分类号: | A61F5/0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琳 |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外翻 术后 固定 组合式 装置 | ||
1.一种新型拇外翻术后固定组合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和抵顶部压垫;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
所述第一固定带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带穿设于第二固定孔;
所述抵顶部压垫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另一端用于抵顶截骨远端,以维持截骨远端向外侧的位移,保证所述截骨端的稳定,同时作为一个杠杆支点,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及所述第一固定带共同维持拇趾位于中立位或轻度内翻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拇外翻术后固定组合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顶部压垫的所述一端可移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所述一侧,以使得所述抵顶部压垫可根据截骨端位置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中心线移动调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拇外翻术后固定组合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顶部压垫的所述一端与所述另一端间的厚度为3mm-1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拇外翻术后固定组合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顶部压垫的所述一端与所述另一端间的厚度为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拇外翻术后固定组合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弹性的保护袜套,套置于拇趾和前足上,且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带及所述第二固定带套设于所述保护袜套的外侧,以减轻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所述第二固定带对足部的压迫和摩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拇外翻术后固定组合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于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铰链铰接,以在保证截骨端稳定的同时,可以活动关节,防止跖趾关节的粘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拇外翻术后固定组合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两端设置有魔术搭扣,将拇趾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使拇趾维持在矫正的中立位或轻微内翻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拇外翻术后固定组合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带的两端设置有魔术搭扣,将第二固定板固定在前足内侧位置,防止其移位。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拇外翻术后固定组合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于所述抵顶部压垫的一侧设置有魔术搭扣,与所述保护袜套的一侧设置的魔术搭扣结合,以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板及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位置,防止移位;以及
所述抵顶部压垫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魔术搭扣,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于所述抵顶部压垫的一侧的魔术搭扣接合,以固定所述抵顶部压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卫东,未经孙卫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1123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程塑料注塑机
- 下一篇:一种排桩基坑支护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