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取样水固体颗粒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11035.8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4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曾强;焦洪伟;董俊俊;高云侦;李爱俊;谢自彬;郝立民;陈路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4/10 | 分类号: | B01D24/10;B01D24/12;B01D24/46;G01N1/14;G01N1/1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张雅丁 |
地址: | 350318***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样 固体 颗粒 过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取样水固体颗粒过滤装置,过滤时,取样水经过样水分配槽后,通过过滤进水管流入虹吸上升管,水在虹吸上升管中向下,均匀地分布在滤料层上,经过滤料层和滤料支撑板,通过小阻力配水系统进入集水空间;滤后水经过连通管上升到冲洗水箱中,当冲洗水箱中的水位达到设计高度后,经出水管流到测量表计中。采用本实用新型过滤装置能够及时过滤取样水中的固体杂质,避免取样管线堵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取样水固体颗粒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核电厂废水排放需要检测pH值等指标,合格才能排放,如超出限值排放会导致环境污染。目前,主要采用pH表计从排放出口直接取样的方法进行长期监测,监测数据远传至上位机等远端监控处。但是由于表计取样管径较小,而废水中固体颗粒较多,容易导致取样管线堵塞,且当表计失去取样水流量时还会保持当前数据传输至远端,导致无法及时发现异常。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取样水固体颗粒过滤装置,以避免出现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样水固体颗粒过滤装置,能够避免固体颗粒堵塞取样管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取样水固体颗粒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器外壳、过滤桶、冲洗水箱、样水进水管、样水出水管、样水分配槽、过滤进水管、虹吸上升管、虹吸下降管、虹吸辅助管、虹吸破坏管、滤料层、滤料支撑板、水封挡板、污水排水管、排水槽、集水空间、连通管;
所述的过滤器外壳为封闭长方体结构,在所述的过滤器外壳上分别加工有样水进水管口、样水出水管口和污水排水管口;
所述的过滤桶为封闭圆柱体结构,在其内部分隔有四个部分,由上至下分别为样水分配槽、冲洗水箱、过滤结构和集水空间;
在所述的样水分配槽上加工有左侧孔洞与右侧储水区域下部孔洞;
所述样水进水管的一端与左侧孔洞相连,另一端穿过过滤器外壳上的样水进水管口,伸出过滤器外壳,样水通过样水进水管从外部进入样水分配槽内;
所述过滤进水管的一端与右侧储水区域下部孔洞相连,另一端与虹吸上升管的中下部固定密封相连,样水分配槽中的样水经重力自然下落进入过滤进水管;
在所述冲洗水箱的右侧加工有孔洞,样水出水管的出口端穿过上述孔洞和过滤器外壳上的样水出水管口,伸出过滤器外壳;
所述样水出水管的进口端位于冲洗水箱内部,当冲洗水箱中的液位高于样水出水管的进口时,过滤后样水通过样水出水管流出,进入过滤装置的后接仪表;反之则没有样水流出,空气从样水出水管进入冲洗水箱,以保证冲洗水箱中有足够的水进行自动冲洗操作;
在所述冲洗水箱的左上方侧壁上加工有管孔,管孔的位置高于冲洗水箱中的最高液位;
所述虹吸上升管的下部与过滤结构的伞盖板顶部中心位置固定密封连接,上部与弧形管道的一端相连,所述弧形管道的另一端穿过冲洗水箱侧壁上的管孔,与虹吸下降管的上部相连,整体形成倒U型管道;
在所述弧形管道的顶部上方加工孔洞,与虹吸破坏管相连,用于在冲洗过程即将结束时,破坏虹吸作用,防止虹吸下降管从水封处倒吸;
在所述弧形管道的下方加工孔洞,与虹吸辅助管相连,用于在冲洗过程开始时,辅助主管道建立虹吸作用,从而开始冲洗;
所述虹吸破坏管的下部出口位于冲洗水箱的内部,且高于冲洗水箱的低液位,使得当冲洗水箱处于低液位时,能够从虹吸破坏管进入空气破坏虹吸;
所述的过滤结构上部为伞盖板,中部为中空结构,下部为过滤层;
在所述伞盖板的两侧对称位置分别加工有孔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110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