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取样水固体颗粒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11035.8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4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曾强;焦洪伟;董俊俊;高云侦;李爱俊;谢自彬;郝立民;陈路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4/10 | 分类号: | B01D24/10;B01D24/12;B01D24/46;G01N1/14;G01N1/1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张雅丁 |
地址: | 350318***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样 固体 颗粒 过滤 装置 | ||
1.一种取样水固体颗粒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器外壳(19)、过滤桶(18)、冲洗水箱(17)、样水进水管(1)、样水出水管(2)、样水分配槽(3)、过滤进水管(4)、虹吸上升管(5)、虹吸下降管(6)、虹吸辅助管(7)、虹吸破坏管(8)、滤料层(10)、滤料支撑板(11)、水封挡板(12)、污水排水管(13)、排水槽(14)、集水空间(15)、连通管(16);
所述的过滤器外壳(19)为封闭长方体结构,在所述的过滤器外壳(19)上分别加工有样水进水管口、样水出水管口和污水排水管口;
所述的过滤桶(18)为封闭圆柱体结构,在其内部分隔有四个部分,由上至下分别为样水分配槽(3)、冲洗水箱(17)、过滤结构和集水空间(15);
在所述的样水分配槽(3)上加工有左侧孔洞与右侧储水区域下部孔洞;
所述样水进水管(1)的一端与左侧孔洞相连,另一端穿过过滤器外壳(19)上的样水进水管口,伸出过滤器外壳(19),样水通过样水进水管(1)从外部进入样水分配槽(3)内;
所述过滤进水管(4)的一端与右侧储水区域下部孔洞相连,另一端与虹吸上升管(5)的中下部固定密封相连,样水分配槽(3)中的样水经重力自然下落进入过滤进水管(4);
在所述冲洗水箱(17)的右侧加工有孔洞,样水出水管(2)的出口端穿过上述孔洞和过滤器外壳(19)上的样水出水管口,伸出过滤器外壳(19);
所述样水出水管(2)的进口端位于冲洗水箱(17)内部,当冲洗水箱(17)中的液位高于样水出水管(2)的进口时,过滤后样水通过样水出水管(2)流出,进入过滤装置的后接仪表;反之则没有样水流出,空气从样水出水管(2)进入冲洗水箱(17),以保证冲洗水箱(17)中有足够的水进行自动冲洗操作;
在所述冲洗水箱(17)的左上方侧壁上加工有管孔,管孔的位置高于冲洗水箱(17)中的最高液位;
所述虹吸上升管(5)的下部与过滤结构的伞盖板顶部中心位置固定密封连接,上部与弧形管道的一端相连,所述弧形管道的另一端穿过冲洗水箱(17)侧壁上的管孔,与虹吸下降管(6)的上部相连,整体形成倒U型管道;
在所述弧形管道的顶部上方加工孔洞,与虹吸破坏管(8)相连,用于在冲洗过程即将结束时,破坏虹吸作用,防止虹吸下降管(6)从水封处倒吸;
在所述弧形管道的下方加工孔洞,与虹吸辅助管(7)相连,用于在冲洗过程开始时,辅助主管道建立虹吸作用,从而开始冲洗;
所述虹吸破坏管(8)的下部出口位于冲洗水箱(17)的内部,且高于冲洗水箱(17)的低液位,使得当冲洗水箱(17)处于低液位时,能够从虹吸破坏管(8)进入空气破坏虹吸;
所述的过滤结构上部为伞盖板,中部为中空结构,下部为过滤层;
在所述伞盖板的两侧对称位置分别加工有孔洞;
在所述的过滤层底部固定设有滤料支撑板(11),能够抵消过滤时的水流压力;
在所述的滤料支撑板(11)上加工有两个孔洞,位置与伞盖板上的两个孔洞一一对应;
在所述的滤料支撑板(11)上布置有滤料层(10);
所述的连通管(16)有两根,分别与伞盖板上的孔洞和滤料支撑板(11)上的孔洞相连,使得冲洗水箱(17)与集水空间(15)连通,确保样水能够通过;
所述的集水空间(15)作为样水通过过滤层后的集中区域;
所述的排水槽(14)由竖向弧形板与横向顶部盖板组成,在所述弧形板的底部开孔;
所述竖向弧形板的侧边与过滤桶(18)的左侧外壁固定相连,竖向弧形板的底边与过滤器外壳(19)的底板固定相连;
所述的污水排水管(13)一端位于排水槽(14)内部,另一端穿过排水槽(14)的底部开孔以及过滤器外壳(19)左侧底部的污水排水管口,伸出过滤器外壳(19);
所述的水封挡板(12)位于排水槽(14)内,两侧与竖向弧形板固定相连,且水封挡板(12)的高度低于竖向弧形板的高度,形成一个蓄水区域;
所述虹吸下降管(6)的下部出口与虹吸辅助管(7)的下部出口均低于水封挡板(12)的顶端,保证虹吸下降管(6)的下部出口与虹吸辅助管(7)的下部出口一直处于水封状态,防止空气从虹吸下降管(6)的下部出口与虹吸辅助管(7)的下部出口进入破坏虹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1103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