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路基检测车及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06566.8 | 申请日: | 2019-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7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齐法琳;杨峰;徐昕军;江波;黄启迪;刘恒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00 | 分类号: | E02D1/00;G01S13/8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嫚嫚;赵燕力 |
| 地址: | 1008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路基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铁路路基检测车及检测装置,该铁路路基检测车包括:车体、检测架和雷达天线;所述检测架安装于所述车体的尾部,所述检测架包括横梁,所述横梁沿所述车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雷达天线安装于所述横梁。通过本实用新型,缓解了现有技术中雷达天线不便于部署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路基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路路基检测车及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地质雷达是一种常用的用于铁路路基检测的仪器设备,可以对铁路路基下沉和翻浆冒泥等病害进行检测。由于铁路路线较长,通常难以由人力进行逐段检测,可以将地质雷达部署在铁路列车上,利用列车进行快速检测。
部署地质雷达时,需要使地质雷达天线与道床表面保持适当的较小的距离。不同频率的雷达天线体积大小不同,由于铁路路基检测对探测深度的要求,需要采用较低频率的雷达天线,因此选用的雷达天线一般体积较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列车车底空间受限,造成体积较大的雷达天线通常难以安装,并且能够安装到列车上的雷达天线的数量较少,难以覆盖所需探测横向范围,且可适配的天线频率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路基检测车及检测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雷达天线不便于部署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路路基检测车,包括:车体、检测架和雷达天线;所述检测架安装于所述车体的尾部,所述检测架包括横梁,所述横梁沿所述车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雷达天线安装于所述横梁。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架包括竖梁和直梁,所述直梁沿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直梁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车体,所述直梁的第二端向背离所述车体的方向延伸;所述竖梁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直梁的第二端,所述横梁连接于所述竖梁的下端。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架包括至少两组一一对应的所述竖梁和所述直梁,至少两个所述竖梁沿所述横梁间隔分布。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架包括两组一一对应的所述竖梁和所述直梁,两个所述直梁包括沿所述横梁的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直梁和第二直梁;两个所述竖梁包括与第一直梁连接的第一竖梁和与第二直梁连接的第二竖梁;所述检测架包括第一斜梁和第二斜梁,所述第一斜梁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直梁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斜梁的下端连接于所述横梁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斜梁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直梁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斜梁的下端连接于所述横梁的第二端。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架包括第三斜梁和第四斜梁,所述第三斜梁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竖梁的上端,所述第三斜梁的下端连接于所述横梁的第一端;所述第四斜梁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竖梁的上端,所述第四斜梁的下端连接于所述横梁的第二端。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架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竖梁的上端和所述第二竖梁的上端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梁的长度范围为2500mm~2700mm,所述直梁的长度范围为1100mm~1200mm,所述竖梁的长度范围为1150mm~1250mm。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梁和所述竖梁均为矩形框架结构。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架包括多个固定于所述横梁的天线护板,多个所述雷达天线一一对应地安装于所述天线护板下,所述天线护板的顶面设有天线接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路路基检测装置,应用于上述的铁路路基检测车,包括:直梁,所述直梁的第一端用于与车体的尾部连接,所述直梁的第二端向背离所述车体的方向延伸;竖梁,所述竖梁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直梁的第二端;横梁,所述横梁连接于所述竖梁的下端,所述横梁沿所述车体的宽度方向设置;雷达天线,所述雷达天线安装于所述横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65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