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翅片管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4136.2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52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德斌;梁家俊;林金毫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28F1/24 | 分类号: | F28F1/24;F28F9/24;F28F1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泳祥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翅片管 换热器 | ||
1.一种翅片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管箱(100)、后管箱(200)、前管板(300)、后管板(400)、多个翅片管(500)、左侧板(600)、右侧板(700)、管程进口(800)、管程出口(900),所述左侧板(600)、右侧板(700)呈左右间隔设置于前管板(300)与后管板(400)之间,所述左侧板(600)、右侧板(700)的两端分别与前管板(300)与后管板(400)固定连接,所述左侧板(600)、右侧板(700)、前管板(300)与后管板(400)围成壳程通道,在所述前管板(300)和后管板(400)上均设有多个可固定翅片管(500)的安装孔,所述后管箱(200)固定于后管板(400)的后侧,所述前管箱(100)固定于前管板(300)的前侧,多个翅片管(50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前管板(300)的安装孔、后管板(400)的安装孔上,多个翅片管(500)设置于壳程通道内,多个翅片管(500)的两端分别与前管箱(100)、后管箱(200)连通,所述壳程通道内的气流方向垂直于翅片管(500)轴线方向,所述翅片管(500)包括基管(510)、多个沿着基管(510)的管长方向等间距设置的翅片(520),所述翅片(520)呈正方形状,在所述翅片(520)中间部位开设有与基管(510)外径相等的圆形管孔(521),所述基管(510)穿过翅片(520)的圆形管孔(521),所述翅片(520)套设于基管(510)上,所述翅片(520)的边长等于相邻两个基管(510)之间的间距,在所述翅片(520)靠近边缘部分对称开设有多个绕流孔(522),所述绕流孔(522)呈正方形状,在所述绕流孔(522)的一边连接有正方形的扰流片(523),所述扰流片(523)与翅片(520)垂直设置,所述扰流片(523)的高度等于绕流孔(522)的边长并与翅片(520)的间距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翅片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流孔(522)的边长为2~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翅片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片(523)与绕流孔(522)的形状大小匹配,所述扰流片(523)是开设绕流孔(522)时往靠近翅片(520)中间的一侧折翻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翅片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片(523)与壳程通道内的流通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翅片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形管孔(521)的一端往外设有环形的翻边(524),所述翻边(524)内侧与基管(510)的外壁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翅片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524)的高度为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翅片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程进口(800)和管程出口(900)分别设置于前管箱(100)和后管箱(200)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翅片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管箱(100)和/或后管箱(200)内设置有隔板,所述管程进口(800)和管程出口(900)设置于前管箱(100)和/或后管箱(200)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翅片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当翅片管换热器的管程为两管程时,在所述前管箱(100)内设置有隔板A(110),所述隔板A(110)为“∣”型,所述隔板A(110)把前管箱(100)分隔成与翅片管(500)连通的腔室a(120)和腔室b(130),所述管程进口(800)设置于前管箱(100)上并于腔室a(120)连通,所述管程出口(900)设置于前管箱(100)上并于腔室b(130)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翅片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当翅片管换热器的管程为四管程时,在所述前管箱(100)内设置有隔板B(140),所述隔板B(140)为“├”型,所述隔板B(140)把前管箱(100)分隔成与翅片管(500)连通的腔室c(150)、腔室d(160)和腔室e(170),在所述后管箱(200)内设置有隔板C(210),所述隔板C(210)为”一”型,所述隔板C(210)把后管箱(200)分隔成与翅片管(500)连通的腔室f(220)和腔室g(230),所述腔室c(150)、腔室f(220)与腔室e(170)顺次连通,所述腔室e(170)、腔室g(230)与腔室d(160)顺次连通,所述管程进口(800)设置于前管箱(100)上并于腔室c(150)连通,所述管程出口(900)设置于前管箱(100)上并于腔室d(160)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413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