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过换向实现行程及工作点改变的往复运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69098.1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5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邓昊优;管寅昕;曾智源;刘传正;曹玉清;张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37/12 | 分类号: | F16H37/1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孔娜;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换向 实现 行程 工作 改变 往复 运动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往复运动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通过换向实现行程及工作点改变的往复运动机构,往复运动机构包括本体、凸轮圈、随动圈、连杆及连接于凸轮圈的动力源,随动圈设置在本体上,凸轮圈开设有收容槽,随动圈与收容槽滑动连接;本体开设有弧形的限位槽,连杆的一端连接于随动圈,另一端滑动地连接于限位槽;限位槽相背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工作点及第二工作点;凸轮圈为非对称结构,收容槽内壁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V形槽,相邻的两个V形槽之间形成弧形凸起;动力源用于带动凸轮圈朝向第一工作点或者第二工作点转动,凸轮圈用于带动随动圈转动,随动圈用于带动连杆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较好,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往复运动装置相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过换向实现行程及工作点改变的往复运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实现往复运动的方式有几种,主要可以划分为两种,通过机构将连续的转动转化为往复的移动或者摆动、以及直接通过动力源正反转实现往复运动。
直接通过动力源正反转实现往复运动的方式最为直接,且可以实现行程变化,适用于实现长行程低频率的往复运动,但是在频率较高时,尤其是长时间工作情况下,容易造成累积误差而导致较大的偏差,也由于频繁换向容易导致电机和相关部件使用寿命缩短。
通过机构将连续的转动转化为往复的移动或者摆动,包括曲柄连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摆动导杆机构、凸轮机构等常见机构,运动稳定,制造简单,有着比较广泛的运用,但是行程和工作点都是无法改变的,只能实现固定的往复运动,在有些特殊场合难以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换向实现行程及工作点改变的往复运动机构,其基于现有往复运动机构的工作特点,研究及设计了一种适用性较好的通过换向实现行程及工作点改变的往复运动机构。所述往复运动机构通过机械定位避免了累积误差所造成的偏差,且可以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行程及工作点的改变,在行程较短且对受力要求不高的小型部件中有着独特的优越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换向实现行程及工作点改变的往复运动机构,所述往复运动机构包括本体、凸轮圈、随动圈、连杆及连接于所述凸轮圈的动力源,所述随动圈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凸轮圈开设有收容槽,所述随动圈位于所述收容槽内,且其与所述收容槽滑动连接;所述本体开设有弧形的限位槽,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随动圈,另一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对所述连杆进行限位及导向;所述限位槽相背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工作点及第二工作点;
所述凸轮圈为非对称结构,所述收容槽内壁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V 形槽,相邻的两个所述V形槽之间形成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及所述V 形槽形成波浪形的弧形曲面;所述弧形曲面为封闭型,所述随动圈与所述弧形曲面滑动连接;
所述动力源用于带动所述凸轮圈朝向所述第一工作点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点转动,所述凸轮圈用于带动所述随动圈转动,所述随动圈用于带动所述连杆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槽间隔设置,且所述限位槽朝向所述凸轮圈,即其凸起部远离所述凸轮圈。
进一步地,所述凸轮圈的外周形成有多个轮齿,其通过多个所述轮齿与所述动力源的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弧形凸起绕所述凸轮圈的中心轴均匀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随动圈包括轮盘及多个辊子件,所述轮盘连接于所述本体,其开设有多个导向槽,多个所述导向槽绕所述轮盘的中心轴呈散射状;所述导向槽用于收容部分所述辊子件及为所述辊子件提供导向。
进一步地,所述辊子件包括导轨、辊子及弹簧,所述辊子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导轨的一端,所述导轨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弹簧连接于所述轮盘,所述弹簧及部分所述导轨位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辊子与所述弧形曲面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690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心风机叶轮与电机主轴的直连结构
- 下一篇:一种CT引导下穿刺引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