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挡圈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54569.1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65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谢坤;尹维;高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B23P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东丽区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挡圈分离装置。该挡圈分离装置包括承载机构和分离机构,承载机构用于放置挡圈组,挡圈组包括多个叠设的挡圈,承载机构上设置有限位孔,分离机构设置于承载机构的下方,挡圈组中仅最下层的挡圈能够由限位孔落入分离机构上,分离机构被配置为分离最下层的挡圈。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挡圈分离装置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可以避免操作人员的手动操作,一方面,能够有效减少人力成本、大幅提高分离效率,另一方面,还能够满足智能化高精度装配工艺需求,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挡圈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挡圈的重要功能是起到轴向固定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尤其是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例如:活塞挡圈能够防止活塞销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脱出从而导致的安全问题,因此,挡圈安装的可靠性及压装到位要求就显得极为重要。
挡圈的形式比较复杂,且不同受力面弹性差异较大,由于这些条件的制约,现有技术中,对挡圈的分离主要依靠人工,操作人员将单片挡圈放置在某个特定的治具中,利用治具对其进行定位及校正,然后再进行后续的压装。这种对挡圈分离的方式自动化程度较低、定位精度较低、分离效率较低,且人工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圈分离装置,实现挡圈的自动化分离,提高分离效率,提升定位精度,降低人工成本。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挡圈分离装置,包括:
承载机构,其用于放置挡圈组,所述挡圈组包括多个叠设的挡圈,所述承载机构上设置有限位孔;
分离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承载机构的下方,所述挡圈组中仅最下层的所述挡圈能够由所述限位孔落入所述分离机构上,所述分离机构被配置为分离最下层的所述挡圈。
作为一种挡圈分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板和多个限位柱,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所述限位孔,多个所述限位柱间隔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上,用于所述挡圈组的限位。
作为一种挡圈分离装置的优选方案,多个所述限位柱均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承载板上。
作为一种挡圈分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上,用于所述挡圈组的定位。
作为一种挡圈分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挡圈的开口的两端能够与所述定位凸起的侧面相抵接。
作为一种挡圈分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分离机构包括:
推料板;
限位板,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推料板上,所述限位板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所述限位板被配置为当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挡圈位于所述推料板上,且被配置为当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挡圈能够被传递至下一工位;
推料驱动件,其输出端与所述推料板相连,用于驱动所述推料板和所述限位板移动。
作为一种挡圈分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推料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不小于所述挡圈的外径,所述通孔能够与所述限位孔正对设置,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通孔的中部。
作为一种挡圈分离装置的优选方案,
所述推料板上还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通孔在水平方向相互连通;
所述限位板包括相互连接的滑动部和限位部,所述滑动部滑动配合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滑动部和所述限位部的连接处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小于所述挡圈的开口的宽度。
作为一种挡圈分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推料板的上表面高于所述限位部的上表面的距离与一个所述挡圈的厚度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未经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545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介入科造影剂推注器
- 下一篇:便于运输的复合墙面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