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波烧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43867.0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6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辉;齐会龙;高志开;耿金峰;孟垂舟;聂革;陈培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105 | 分类号: | B22F3/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杨中鹤 |
地址: | 06500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 烧结 装置 | ||
1.一种微波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层(10)、SiC圆环(20)以及坩埚(30),所述SiC圆环(20)位于所述保温层(10)内部、所述坩埚(30)位于所述SiC圆环(20)内部,所述保温层(10)开设有通向所述坩埚(30)的测温通道(1);
所述SiC圆环(20)包括圆环状的SiC本体(21)和包覆在所述SiC本体(21)内表面和外表面的防护层(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22)为Al2O3膜层或氧化锆膜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波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iC圆环(20)的底部铺设有SiC底盘(23),所述SiC圆环(20)的顶部设置有保温盖(24),所述坩埚(30)位于所述SiC底盘(23)和所述保温盖(24)之间,所述测温通道(1)穿过所述保温盖(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波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22)、SiC本体(21)以及SiC底盘(23)的厚度关系为0.2:1~1.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30)的形状为双层壁的筒状,所述坩埚(30)的外层壁(31)和内层壁(32)之间填充有氧化锆球(33),所述内层壁(32)内部形成有样品室(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10)包括由外至内设置的第一保温层(11)和第二保温层(12),所述SiC圆环(20)位于所述第二保温层(12)内部,所述测温通道(1)穿过所述第一保温层(11)和所述第二保温层(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波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层(11)包括:Al2O3泡沫砖盖(111)、第一Al2O3保温层(112)和第一Al2O3纤维棉体(113);
所述第一Al2O3保温层(112)的形状为圆环状,所述Al2O3泡沫砖盖(111)能够盖合在所述Al2O3保温层(112)上;所述第一Al2O3纤维棉体(113)填充与所述第一Al2O3保温层(112)内;
所述测温通道(1)穿过所述Al2O3泡沫砖盖(111)和所述第一Al2O3纤维棉体(1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波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温层(12)包括第二Al2O3保温层(121)和第二Al2O3纤维棉体(122);
所述第二Al2O3保温层(121)的形状为圆筒状,所述第二Al2O3纤维棉体(122)填充于所述第二Al2O3保温层(121)内,所述测温通道(1)穿过所述第二Al2O3保温层(121)和所述第二Al2O3纤维棉体(12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波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烧结装置还包括底座(40),所述保温层(10)、SiC圆环(20)以及坩埚(30)均位于所述底座(4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4386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热转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混合均匀的耐腐蚀塑料制品加工用原料混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