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多种无线传感器的带电检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33285.4 | 申请日: | 2019-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52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倪辉;朱诗沁;罗传仙;周正钦;龚浩;许晓路;周文;江翼;吴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R31/00;G05B19/042;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许莲英 |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种 无线 传感器 带电 检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种无线传感器的带电检测系统。本实用新型包括:巡检机器人、外置式特高频传感器、电流互感器、超声传感器、暂态地电压传感器、红外测温仪、紫外成像检测仪、射频检测仪、数据处理单元、USB调试接口、实体按键、无线通信模块。本实用新型智能化、自动化水平高,能有效提高状态检测工作效率,且能同时检测多个状态量,能在检测的同时进行运检数据校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无线传感器的带电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种无线传感器的带电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带电检测作为状态检测的重要分支,通常采用便携式检测仪器对在运行状态下电网设备进行现场检测,其具有灵活、准确、及时等特点。同时,带电检测试验数据作为重要的设备状态表征参量,是开展电网设备状态评价的数据来源之一。
国内外对设备带电检测技术的探索和研究已有40多年的历史,由于电气设备种类繁多、结构各异,其带电检测项目各有不同。目前,相对成熟应用的带电检测技术有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油中溶解气体分析、超声波信号检测、红外热像检测、SF6气体分解物测量、相对介质介损因数测量等方法。对变电主设备的带电检测大多采用红外热像检测和超高频局放检测,除此之外,变压器还可采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方法,GIS则可利用超声波和SF6分解的气体来分析绝缘情况。当需要对故障点进行定位时,可采用红外技术检测设备的热故障点,也可以利用超声波的传输特性结合电信号来确定故障源的位置。
高压套管在电力变压器、电抗器、高压断路器等电力设备上使用非常广泛,但近年来其频繁发生的故障给电网的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问题,尤其是特高压套管,其发生故障的经济损失巨大,社会影响面也极广。因此对高压套管的检测也十分重要,然而目前高压套管的带电检测技术相对匮乏。
综上所述,传统的带电检测技术数据传输多采用有线网络,布线繁琐、网络维护困难、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且无法对高压套管进行检测。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WSN)作为新兴的测控网络技术,由于其成本低廉、安置方便、无需维护的特点,在电气设备状态检测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一种基于多种无线传感器的带电检测系统,该系统将所述巡检机器人作为载体在现场侧对设备进行检测,其能提高带电检测装置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对设备状态评价和状态检修有重要意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多种无线传感器的带电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巡检机器人、外置式特高频传感器、电流互感器、超声传感器、暂态地电压传感器、红外测温仪、紫外成像检测仪、射频检测仪、数据处理单元、USB调试接口、实体按键、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的外置式特高频传感器、电流互感器、超声传感器、暂态地电压传感器、红外测温仪、紫外成像检测仪、射频检测仪依次电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的USB调试接口、实体按键、无线通信模块依次电连接。
采用所述巡检机器人作为所述基于多种无线传感器的带电检测系统的载体,将所述的外置式特高频传感器、电流互感器、超声传感器、暂态地电压传感器、红外测温仪、紫外成像检测仪、射频检测仪、数据处理单元、USB调试接口、实体按键、无线通信模块集成在所述巡检机器人,从而进行带电检测、数据处理及通信交互。
作为优选,所述外置式特高频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巡检机器人上,用于对设备非金属材料的地方进行检测局部放电产生的GIS内部横向电磁波的特高频模拟信号,并传输至所述数据处理单元;
作为优选,所述电流互感器安装于所述巡检机器人机械臂上,用于检测带电设备二次接口处的电流模拟信号;
作为优选,所述超声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巡检机器人上,用于检测在设备内部放电时所产生并通过外壳向外传播的超声波模拟信号,并传输至所述数据处理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32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卷材的自动供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