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紧急呼救系统的电磁场抗扰性能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32511.7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5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皓然;雷剑梅;钱文文;刘杰;姚越航;艾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9/00 | 分类号: | G08B29/00;G08B25/01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李鑫 |
地址: | 4011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紧急 呼救 系统 电磁场 性能 测试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载紧急呼救系统的电磁场抗扰性能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包括控制单元以及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电磁干扰产生单元;还包括通信综测仪,或者通信综测仪和卫星信号发生器的组合;位于电波暗室内的被测车辆上设置有车载紧急呼救系统,该车载紧急呼救系统与所述通信综测仪可进行上、下行通信交互。在该测试系统中通信综测仪提供的上、下行链路的移动基站信号,能对车载紧急呼救系统的上、下行链路进行全面考察,更准确地对车载紧急呼救系统的电磁场抗扰性能进行测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抗干扰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紧急呼救系统的电磁场抗扰性能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汽车社会的不断演进,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必须得到重视,尤其是我国交通事故17%的致死率较发达国家2%的致死率高出9倍,我国交通安全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分析我国交通事故致死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发现,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机制不健全、交通事故发生后伤者不能迅速得到救治处置是重要原因。事故发生后在最短时间内准确及时地为事故受伤人员提供医疗救助,是降低事故致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探讨更加完善的应急救援机制,目前车载事故紧急呼叫系统是国际普遍认可的应急救援方式。欧盟、俄罗斯、日本等国家政府及车辆制造商都倡导通过安装车载事故紧急呼救系统并建立公共安全应答点,来改善突发事故的紧急救援现状。中国在借鉴国际车载事故紧急呼救系统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相关产业现状和实际国情,正在加快推进国内车载事故紧急呼救系统的标准化工作。
车载事故紧急呼救系统是一套针对交通事故场景的“终端+平台+服务”的完整解决方案,在车辆发生严重事故时,通过车载系统感知,探测事故的发生,及时将车辆位置及相关的车辆信息发给救援平台,由其调度公共救援资源,同时为事故受伤人员提供医疗协助,因此车载事故紧急呼救系统的抗扰性直接关系到事故受伤人员的生命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紧急呼救系统的电磁场抗扰性能测试系统。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紧急呼救系统的电磁场抗扰性能测试系统,包括控制单元以及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电磁干扰产生单元;
还包括通信综测仪,或者通信综测仪和卫星信号发生器的组合;
所述通信综测仪、卫星信号发生器的第一信号端分别与控制单元双向连接,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通信综测仪和/或卫星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所述通信综测仪、卫星信号发生器的第二信号端分别与电波暗室内的对应天线连接;
所述电磁干扰产生单元的输出端与电波暗室内的对应天线连接;
位于电波暗室内的被测车辆上设置有车载紧急呼救系统,该车载紧急呼救系统与所述通信综测仪可进行上、下行通信交互。
该车载紧急呼救系统的电磁场抗扰性能测试系统集成了移动通讯技术和卫星导航技术,不仅提供模拟卫星和广播的下行信号,而且还提供了兼有上、下行链路的移动基站信号,能够模拟车辆的实际工况。在该测试系统中通信综测仪提供的上、下行链路的移动基站信号,能对车载紧急呼救系统的上、下行链路进行全面考察,更准确的对车载紧急呼救系统的电磁场抗扰性能进行测试。
该车载紧急呼救系统的电磁场抗扰性能测试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通信综测仪和车载紧急呼救系统的上行链路中串联有一滤波器。避免了电磁场抗扰信号耦合至上行天线,进而损坏移动基站模拟设备,设置滤波器后仅允许通讯频段内的信号通过,从而达到保护移动基站模拟设备的目的。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车载紧急呼救系统的电磁场抗扰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不仅适用于装有紧急呼救系统的车辆的测试,还适用于紧急呼救系统独立技术单元的测试。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25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段式过载保护新能源车载电源
- 下一篇:一种具有散热型便捷的计算机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