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式车门装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32309.4 | 申请日: | 2019-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9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 发明(设计)人: | 邓初阳;姜楚山;宋金生;叶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和汽车科技(十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65/06 | 分类号: | B62D65/06;B62D65/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盛唯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6 | 代理人: | 李晓贝 |
| 地址: | 44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车门 装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置式车门装具,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其包括主体框架、两侧围门洞夹紧机构、两车门定位机构、侧围主定位机构、侧围次定位机构、门洞定位机构、车门导向机构、车门托举机构、侧围门洞定位机构、两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汽车白车身车门装调工艺一致性差,外置式装配系统投入大占地大,维护保养难度大等问题,本装具小巧轻便,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内置式车门装具。
背景技术
当前汽车白车身装配调整四门间隙面差时,装配车门的工装一般采用外置式装具,外置式装具包括车身骨架定位系统和车门总成定位系统两大系统,车身骨架定位系统一般由定位机构和抱紧机构组成,车门总成定位系统包括空中钢结构、滑轨系统和吊具系统等组成,结构复杂,前期设计投入大,设备安装场地大,后期兼容其他车型改造难度大,不使用装具装配车门员工作业强度大、效率低下,抱怨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式车门装具,能够解决车门外置装具投入大对生产线体要求高且周期长,不使用装具调整作业强度大的问题。该装具小巧轻便(总重量约10-15kg),精度高,使用方便,效率高,无需其他辅助设备投入小。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置式车门装具,包括主体框架,还包括两侧围门洞夹紧机构、两车门定位机构、侧围主定位机构、侧围次定位机构、门洞定位机构、车门导向机构、车门托举机构、侧围门洞定位机构、两限位机构;所述主体框架包括水平段和设置在水平段右端下侧的垂直段;所述水平段设置有若干磁性定位机构;两侧围门洞夹紧机构分别设置在水平段的左右两侧,位于左侧的侧围门洞夹紧机构用于夹紧侧围门洞后部牙边,位于右侧的侧围门洞夹紧机构用于夹紧侧围门洞前部牙边;两车门定位机构分别设置在水平段的左右两侧,用于车门定位并控制车门与A柱、B柱的间隙;所述侧围主定位机构设置在水平段的右侧,侧围次定位机构设置在水平段的左侧,所述门洞定位机构设置在水平段的左侧,均用于内置式车门装具的定位;所述车门导向机构设置在水平段的左侧,用于控制车门与侧围的内间隙,便于车门导入;所述车门托举机构设置在垂直段的下侧,用于车门的辅助托举;所述侧围门洞定位机构设置在垂直段的下侧,用于定位侧围门洞牙边;两限位机构均设置在垂直段的下侧,用于调整车门与侧围下部的面差。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侧围门洞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夹紧块、铰接座、手柄、活动夹板、连接臂;所述固定夹紧块设置在主体框架朝向车门的一侧面;所述铰接座设置在主体框架背离车门的一侧面;所述手柄与铰接座铰接;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铰接座铰接,连接臂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固定夹紧块相适配的活动夹紧块;所述活动夹板的一端与连接臂的中部铰接,活动夹板的另一端与手柄的中部铰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车门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连接块、销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与主体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呈L形结构,第一连接块的一侧边与第一安装座连接,第一连接块的另一侧边与销座连接;所述销座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销,且第一定位销的头部相对设置有两定位面。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侧围主定位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座、第二连接块、第一安装板、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安装座与主体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呈L形结构,第二连接块的一侧边与第二安装座连接,第二连接块的另一侧边与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减重孔,且第一连接板通过第一倾斜过渡板与第一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销;所述侧围次定位机构包括第三安装座、第三连接块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三安装座与主体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块呈L形结构,第三连接块的一侧边与第三安装座连接,第三连接块的另一侧边与第二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三定位销。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车门导向机构包括第四安装座、第二连接板;所述第四安装座与主体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减重孔,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第四安装座连接,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弯折形成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上设置有第三减重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和汽车科技(十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正和汽车科技(十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23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多功能用覆膜机
- 下一篇:一种扶梯防护栏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