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式车门装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32309.4 | 申请日: | 2019-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9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 发明(设计)人: | 邓初阳;姜楚山;宋金生;叶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和汽车科技(十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65/06 | 分类号: | B62D65/06;B62D65/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盛唯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6 | 代理人: | 李晓贝 |
| 地址: | 44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车门 装具 | ||
1.一种内置式车门装具,包括主体框架(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侧围门洞夹紧机构(200)、两车门定位机构(300)、侧围主定位机构(400)、侧围次定位机构(500)、门洞定位机构(700)、车门导向机构(600)、车门托举机构(800)、侧围门洞定位机构(900)、两限位机构(1000);
所述主体框架(100)包括水平段(101)和设置在水平段(101)右端下侧的垂直段(102);所述水平段(101)设置有若干磁性定位机构(1100);
两侧围门洞夹紧机构(200)分别设置在水平段(101)的左右两侧,位于左侧的侧围门洞夹紧机构(200)用于夹紧侧围门洞后部牙边,位于右侧的侧围门洞夹紧机构(200)用于夹紧侧围门洞前部牙边;
两车门定位机构(300)分别设置在水平段(101)的左右两侧,用于车门定位并控制车门与A柱、B柱的间隙;
所述侧围主定位机构(400)设置在水平段(101)的右侧,侧围次定位机构(500)设置在水平段(101)的左侧,所述门洞定位机构(700)设置在水平段(101)的左侧,均用于内置式车门装具的定位;
所述车门导向机构(600)设置在水平段(101)的左侧,用于控制车门与侧围的内间隙,便于车门导入;
所述车门托举机构(800)设置在垂直段(102)的下侧,用于车门的辅助托举;
所述侧围门洞定位机构(900)设置在垂直段(102)的下侧,用于定位侧围门洞牙边;
两限位机构(1000)均设置在垂直段(102)的下侧,用于调整车门与侧围下部的面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车门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门洞夹紧机构(200)包括固定夹紧块(206)、铰接座(201)、手柄(202)、活动夹板(203)、连接臂(204);所述固定夹紧块(206)设置在主体框架(100)朝向车门的一侧面;所述铰接座(201)设置在主体框架(100)背离车门的一侧面;所述手柄(202)与铰接座(201)铰接;所述连接臂(204)的一端与铰接座(201)铰接,连接臂(204)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固定夹紧块(206)相适配的活动夹紧块(205);所述活动夹板(203)的一端与连接臂(204)的中部铰接,活动夹板(203)的另一端与手柄(202)的中部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车门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定位机构(300)包括第一安装座(301)、第一连接块(302)、销座(303);所述第一安装座(301)与主体框架(1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302)呈L形结构,第一连接块(302)的一侧边与第一安装座(301)连接,第一连接块(302)的另一侧边与销座(303)连接;所述销座(303)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销(304),且第一定位销(304)的头部相对设置有两定位面(3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车门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主定位机构(400)包括第二安装座(401)、第二连接块(402)、第一安装板(406)、第一连接板(403);所述第二安装座(401)与主体框架(10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402)呈L形结构,第二连接块(402)的一侧边与第二安装座(401)连接,第二连接块(402)的另一侧边与第一连接板(40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403)上设置有第一减重孔(404),且第一连接板(403)通过第一倾斜过渡板(405)与第一安装板(406)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406)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销(407);所述侧围次定位机构(500)包括第三安装座(501)、第三连接块(502)和第二安装板(503);所述第三安装座(501)与主体框架(1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块(502)呈L形结构,第三连接块(502)的一侧边与第三安装座(501)连接,第三连接块(502)的另一侧边与第二安装板(503)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503)上设置有第三定位销(5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和汽车科技(十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正和汽车科技(十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230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多功能用覆膜机
- 下一篇:一种扶梯防护栏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