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锡废料、废渣综合回收冶炼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32043.3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89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何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云帆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4 | 分类号: | C22B7/04;C22B2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61000 云南省红河***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料 废渣 综合 回收 冶炼 系统 | ||
1.一种含锡废料、废渣综合回收冶炼系统,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右侧的顶部贯穿设置有进料管(10),所述壳体(1)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轴承座(22),两个支撑轴承座(22)相对的一侧横向设置有滚筒(15),所述滚筒(15)的右侧贯穿右侧支撑轴承座(22),所述进料管(10)的左侧延伸至滚筒(15)内腔的右侧,所述滚筒(15)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24),所述滚筒(15)内腔的左侧放置有研磨球(17),所述滚筒(15)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11),所述滚筒(15)外表面的中心处套设有从动齿轮(14),所述壳体(1)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13),所述主动齿轮(13)的底部贯穿至壳体(1)内腔的顶部,所述主动齿轮(13)与从动齿轮(14)啮合,所述壳体(1)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报警灯(16),所述壳体(1)内腔两侧的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导流板(18),两个导流板(18)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板(5),所述弧形板(5)内腔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19),所述壳体(1)正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1),所述第二电机(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3),所述转杆(3)的后侧贯穿至壳体(1)内腔的后侧,所述转杆(3)的表面且位于弧形板(5)的内腔套设有碾压滚套(2),所述壳体(1)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凹槽(8),所述凹槽(8)的内腔设置有连接板(7),两个连接板(7)相对的一侧贯穿凹槽(8)并固定连接有框体(20),所述连接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9),所述框体(20)内腔的底部开设有第三通孔(4),所述框体(20)左侧的顶部贯穿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23),所述壳体(1)内腔右侧的底部连通有排料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锡废料、废渣综合回收冶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10)外表面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滚筒(15)内腔顶部和底部的右侧均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锡废料、废渣综合回收冶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电机(1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框,防护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音毡,防护框内腔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电机(12)输出端外圈的左侧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一轴承座的内腔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锡废料、废渣综合回收冶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15)的外表面通过支撑轴承与支撑轴承座(22)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滚筒(15)的表面与从动齿轮(14)的内圈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锡废料、废渣综合回收冶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3)表面与壳体(1)的连接处固定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壳体(1)内腔后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座,所述转杆(3)外圈的后侧通过第二轴承与第二轴承座的内腔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锡废料、废渣综合回收冶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压滚套(2)的内圈与转杆(3)的表面过盈配合,所述碾压滚套(2)的外圈固定连接有破碎齿和清洁刷,所述壳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流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锡废料、废渣综合回收冶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8)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柱,两个弹性柱相对的一侧与连接板(7)的表面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锡废料、废渣综合回收冶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23)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振动电机(9)、第一电机(12)、报警灯(16)和第二电机(21)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云帆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云帆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20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