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圆机防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28740.1 | 申请日: | 2019-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1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甘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荣田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B35/32 | 分类号: | D04B35/32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众创致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5241 | 代理人: | 梁晓军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圆 防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圆机防尘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放置有大圆机本体,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支撑柱,两相邻的所述支撑柱上部设有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上设有防尘机构,所述防尘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端上的支撑架、卷管、处于卷管内的弹簧套件、处于卷管两端与所述支撑架相连接的转头及与所述卷管连接的吸附网;所述吸附网环绕设于所述大圆机本体外侧,所述吸附网一端与所述卷管活动连接,另一端设有拉杆;所述吸附网外连接有静电发生器;该结构新颖合理,通过静电发生器对吸附网加载静电,使得吸附网带有静电,通过静电反应原理,将毛絮牢牢吸附在吸附网上,减小毛絮对机台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圆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大圆机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大圆机在生产织造工艺过程中,由于大圆机上纱线编织成圈时处于高速运动中,纱线与成圈机件高速摩擦,会产生飞絮、毛料纤维,造成飞絮、毛料纤维比较多;飞絮、毛料纤维会使机器运动部件被玷污,影响机件、织针的运动,最终导致机件损坏,增加织造成本;目前,一般采用在大圆机上方增加吹风扇来减少飞絮的危害;该方式不能对毛絮进行集中收集,知道将其吹散,大圆机在整个运行过程中依旧处于毛絮中。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深入研究,遂得到本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集中吸附毛絮粉尘的针织大圆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大圆机防尘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放置有大圆机本体,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支撑柱,两相邻的所述支撑柱上部设有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上设有防尘机构,所述防尘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端上的支撑架、卷管、处于卷管内的弹簧套件、处于卷管两端与所述支撑架相连接的转头及与所述卷管连接的吸附网;所述吸附网环绕设于所述大圆机本体外侧,所述吸附网一端与所述卷管活动连接,另一端设有拉杆;所述吸附网外连接有静电发生器。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网外侧设有引风装置,所述引风装置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引风装置包括引风罩、鼓风机和连接所述引风罩与鼓风机的引风管道;所述引风罩呈喇叭状,口径较大的一端靠近吸附网。
进一步地,所述引风罩的进风口朝向所述大圆机本体的顶部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还设有对所述吸附网进行固定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拉杆上的第一固定部和设于所述拉杆下方且位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呈“L”型,所述第二固定部呈“7”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相接触的一边上设有磁力块。
进一步地,所述卷管与所述吸附网活动连接,所述卷管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外配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滑动条。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侧边上设有若干滚动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结构新颖合理,当大圆机运行时,拉动拉杆将吸附网放下,当大圆机停止运行或需对大圆机进行检查时,通过弹簧套件将吸附网回收上卷;吸附网外连接有静电发生器,使得吸附网带有静电,当毛絮飘向吸附网附近时,毛絮不带静电,吸附网通过静电发生器带有静电,当毛絮靠近吸附网时,产生静电吸附现象,从而达到防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卷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荣田针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泉州荣田针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287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