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CB板堆叠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28015.4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8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朱福才;刘金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辰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4 | 分类号: | H05K7/14;H05K7/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黄丽莉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b 堆叠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PCB板堆叠安装结构,该结构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PCB板、下PCB板以及与下PCB板固定连接的固定底座,且在上PCB板上安装有插针公座,在下PCB板上安装有与插针公座配合连接的插针母座。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插针公座和插针母座即可作为数据传输又可以做用结构件固定上PCB板和下PCB板,防止上PCB板和下PCB板发生震动,PCB板的固定效果更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CB板堆叠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电子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车载中控设备使用越来越普及,原因是它的功能多样化,可以为驾驶员带来很大的便携性,为驾驶员提供多媒体导航、倒车影像辅助以及行车记录等各种各样的驾驶辅助。
车载中控设备一般由外壳、PCB电路板、显示屏以及功能按钮等部件组成,安装过程中,需要将PCB电路板安装在外壳内,传统的安装方式是通过使用螺丝将PCB电路板固定在外壳内,而壳体上塑料螺纹孔容易受热变形,使螺丝在孔内松动,导致PCB电路板固定不住,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异响,对产品的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PCB板堆叠安装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PCB板堆叠安装结构,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PCB板、下PCB板以及与下PCB板固定连接的固定底座,且在上PCB板上安装有插针公座,在下PCB板上安装有与插针公座配合连接的插针母座。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PCB板堆叠安装结构,其具有以下优点:
1)插针公座和插针母座即可作为数据传输又可以做用结构件固定上PCB板和下PCB板,防止上PCB板和下PCB板发生震动,PCB板的固定效果更佳;
2)安装简单,提高生产效率;
3)本实用新型可模块化生产,加快设计开发速度;
4)插针焊接工艺成熟,安全可靠。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插针公座设置于上PCB板的下表面,插针母座设置于下PCB板的上表面。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整体结构稳定性高。
作为优选的方案,插针公座与插针母座通过堆叠方式卡接。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整体结构稳定性高,上PCB板和下PCB板不会发生相对移动。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PCB板与固定底座通过多根固定柱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整体结构稳定性高。
作为优选的方案,在上PCB板上设有第一安装通孔,在固定底座上设有第二安装通孔,固定柱通过第一安装通孔与上PCB板固定连接,固定柱通过第二安装通孔与固定底座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安装更便捷,且牢固性好。
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一安装通孔设置于上PCB板的边缘位置,第二安装通孔设置于固定底座的边缘位置。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不会对PCB板的内部走线造成影响。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PCB板与下PCB板平行设置。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整体结构稳定性高。
作为优选的方案,下PCB板通过固定件与固定底座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安装更便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辰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辰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280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网络控制机箱
- 下一篇:一种塑料编织袋制造用的温度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