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副车架疲劳耐久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22836.7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4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郑波;石伯妹;王文志;沈晓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架 疲劳 耐久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副车架疲劳耐久工装,主要包括左摆臂总成等,左前安装支柱、左后安装支柱分别与右前安装支柱、右后安装支柱呈对称镜像分布,左摆臂总成和右摆臂总成末端分别连接左球头销固定装置和右球头销固定装置,前副车架总成前端两边架设在左前安装支柱、右前安装支柱上,前副车架总成后端两边架设在左后安装支柱、右后安装支柱上。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前副车架根据实际装车状态进行车身前点安装孔、车身后点安装孔螺栓约束,前副车架能够合理的固定安装,避免了试验时影响加载力的加载;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广,安装方便,试验结果可靠,通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产品测试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副车架疲劳耐久工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一种副车架疲劳试验工装,专利号CN205843938U,包括底板11、支撑台架12,支撑台架12设有两组,分别安装于底板11上,两组支撑台架12相互成镜像分布;每组支撑台架12包括支撑臂台架13,主体台架14和连杆台架15;支撑臂台架13位于主体台架14的一侧,用来安装副车架的下支撑臂,主体台架14安装副车架的主体;支撑臂台架13和主体台架14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使得副车架上的车轮连接处位于支撑臂台架13和主体台架14之间;连杆台架15位于主体台架14的另一侧,安装副车架的上连杆。现有技术方案为前副车架反车身安装方向放置,安装摆臂较困难,将球头安装在作动缸(施力装置)上较困难;现有技术方案只能进行前副车架和摆臂疲劳试验,不适用于稳定杆、转向机疲劳试验(无安装空间);现有技术方案底板较笨重,不易移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前副车架疲劳耐久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前副车架疲劳耐久工装,主要包括前副车架总成、左摆臂总成、右摆臂总成、左前安装支柱、右前安装支柱、左后安装支柱、右后安装支柱、左球头销固定装置、右球头销固定装置,左前安装支柱、左后安装支柱分别与右前安装支柱、右后安装支柱呈对称镜像分布,左摆臂总成和右摆臂总成末端分别连接左球头销固定装置和右球头销固定装置,前副车架总成前端两边架设在左前安装支柱、右前安装支柱上,前副车架总成后端两边架设在左后安装支柱、右后安装支柱上。
所述左前安装支柱主要包括上板、立柱、下板,上板和立柱顶部连接,下板和立柱底部连接。
所述左后安装支柱的构成和左前安装支柱相同,左后安装支柱和左前安装支柱的上板和下板形状和大小一致,立柱长度不同。
所述立柱截面为T字型。
所述左球头销固定装置和右球头销固定装置为施力装置。
所述前副车架总成根据实际装车状态进行车身前点安装孔、车身后点安装孔螺栓约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前副车架根据实际装车状态进行车身前点安装孔、车身后点安装孔螺栓约束,前副车架能够合理的固定安装,避免了试验时影响加载力的加载;约束点和实车装配完全一致,有较好的试验意义;摆臂安装简易,且球头销安装固定简易;既能进行前副车架疲劳耐久试验,又能进行摆臂、稳定杆、转向机疲劳试验;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广,安装方便,方便储存和移动,试验结果可靠,通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轴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左前安装支柱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未经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228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脉按压器械
- 下一篇:一种便于直角连接塑料建筑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