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润滑油循环系统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11301.X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5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任翔;周志祥;杨耀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013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油 循环系统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润滑油循环系统及汽车,所述润滑油循环系统包括分动器总成、油泵和带传动结构;所述带传动结构连接于所述分动器总成的动力输出法兰盘与所述油泵的传动轴上;所述油泵位于分动器总成的外侧;所述油泵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分动器总成设有润滑油出口和润滑油进口;所述进油口通过进油管与所述润滑油出口连通,所述出油口通过出油管与所述润滑油进口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将分动器内的润滑油进行外置的循环,排出润滑油简单且彻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分动器总成的散热能力,并具备强散热的改装可行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润滑油循环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市面上几乎所有民用乘用车,其整套动力传动系统都是直接暴露在底盘车架上,因此维修保养时需要进行更换分动器润滑油的操作,可以直接将车升起或在地沟下即可方便完成。但对于很多军用车型,尤其是具备防雷功能的车型,如图1所示,动力传动系统(如分动器总成1)在防雷板101和车身102的包裹下,在换油时会很麻烦。且在防雷板101包裹下的空间,空气流动很差,无法像一般乘用车那样通过行使时的空气流动来散热,这就有分动器散热不良引起润滑油变质的风险。具体存在如下问题:1、空间有限,对分动器总成产生不利影响;2、换润滑油或放油时操作繁琐(用吸管吸),且放油不彻底;3、因散热差导致润滑油变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润滑油循环系统及汽车,排出润滑油简单且彻底,一定程度上提高分动器的散热能力,并具备强散热的改装可行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如下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润滑油循环系统,包括:分动器总成、油泵和带传动结构;
所述带传动结构连接于所述分动器总成的动力输出法兰盘与所述油泵的传动轴上;所述油泵位于分动器总成的外侧;
所述油泵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分动器总成设有润滑油出口和润滑油进口;所述进油口通过进油管与所述润滑油出口连通,所述出油口通过出油管与所述润滑油进口连通。
可选的,所述带传动结构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传动带;
所述主动带轮固定连接于所述动力输出法兰盘上,所述从动带轮套装于所述传动轴上,所述传动带套设于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的外侧。
可选的,所述主动带轮上设有带轮安装孔;
所述主动带轮通过穿设于所述带轮安装孔内的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动力输出法兰盘上。
可选的,所述出油管和所述进油管中的至少一个上安装有油冷器。
可选的,所述进油管通过第一油管接头与所述润滑油出口处的分动器壳体连接。
可选的,所述出油管通过第二油管接头与所述润滑油进口处的分动器壳体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润滑油循环系统。
可选的,所述油泵固定于所述汽车的车身或车架上。
可选的,所述油泵上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孔;
所述底座通过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的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汽车的车身或车架上。
其中,所述进油口设于出油口的侧下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润滑油循环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113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学英语教学用听力训练器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式土壤呼吸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