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的充电电路及交流充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82100.1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9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艾伊昭;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昭恒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02;B60L53/22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黄章辉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充电 电路 交流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电动汽车的充电电路及交流充电设备,应用于电子技术领域,用于提高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并降低充电设备的制造成本。本申请提供的电动汽车的充电电路,包括输入端、限流器、交直流转换模块、第一滤波器、升压模块、第二滤波器、控制器和输出端,该限流器与该交直流转换模块连接,该第一滤波器分别与交直流转换模块和升压模块分别连接,该第二滤波器的第一端与升压模块连接,该第二滤波器的第二端形成该输出端与外部电池连接;该控制器通过该第一组PWM输出引脚与该交直流转换模块连接,该控制器通过第二组PWM输出引脚与该升压模块连接;该限流器、该交直流转换模块、该第一滤波器、该升压模块和该第二滤波器均集成在同一设备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动汽车的充电电路及交流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外电动汽车的普及,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电动汽车车载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是处于分离状态的,即电动汽车装载车载充电器,充电设备提供交流电。
这一现有设计带来的问题是车载充电器因装载在车端,按照汽车级标准设计,震动、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等问题必然导致制造成本高,其次,车载充电器行车时不使用但是车辆行驶过程中随车运行,给车辆增加了额外的质量。
充电设备制造商和车载充电设备制造商大部分是不同的公司,因此在设计交流充电设备时在交流输入端口都配备了交流滤波器,在车载充电器中设有高频变压器Tansformer,一方面使得充电效率普遍较低,另一方面使得充电构成的整体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电动汽车的充电电路及交流充电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低且制造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电路,包括输入端11和限流器,还包括交直流转换模块、第一滤波器、升压模块、第二滤波器、控制器和输出端,该限流器的第一端形成该输入端11与外部交流电源连接,该限流器的第二端与该交直流转换模块连接,该第一滤波器分别与该交直流转换模块和该升压模块分别连接,该第二滤波器的第一端与该升压模块连接,该第二滤波器的第二端形成该输出端与外部电池连接;
该控制器包括第一组PWM输出引脚和第二组PWM输出引脚,该控制器通过该第一组PWM输出引脚与该交直流转换模块连接,该控制器通过第二组 PWM输出引脚与该升压模块连接;
该限流器、该交直流转换模块、该第一滤波器、该升压模块和该第二滤波器均集成在同一设备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交流充电设备,该交流充电设备包括上述的电动汽车的充电电路。
本申请提出的电动汽车的充电电路及交流充电设备,通过设计集成在同一设备中的限流器、交直流转换模块、第一滤波器、升压模块、第二滤波器和控制器,并通过控制器的第一组PWM输出引脚发出的PWM控制信号控制该交直流转换模块,以实现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通过控制器的第二组 PWM输出引脚发出的PWM控制信号控制升压模块以实现对直流电进行升压,达到给汽车电池充电的标准电压,使得仅通过交流充电设备即可实现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一方面减轻了电动汽车内装配车载充电器的重量,另一方面整个充电电路的设计过程省去了高频变压器,降低了汽车充电设备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电动汽车的充电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电动汽车的充电电路的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昭恒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昭恒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21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