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架的转向机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64251.4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4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魏宁波;丁智;尹道志;程稳正;车媛媛;赵治辉;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9 | 分类号: | B62D21/09;B62D21/0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徐开国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架 转向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架的转向机安装结构,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车架承载性能差的问题。本车架的转向机安装结构,包括固连车架和转向机的安装架,汽车包括固连车架的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控制臂与安装架的一侧固连,安装架的另一侧与转向机固连。本车架具有承载性能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架的转向机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车架是跨接在汽车前后车桥上的框架式结构,主要用于支撑、连接汽车的各组成,并承受汽车内外的各种载荷;转向机是在汽车转向系统中的部件,用于减轻司机转向时的用力度。转向机通常通过安装架固定在汽车的车架上。
现有技术中的转向机安装支架,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改进转向机支架的副车架[专利号:201320414446.X;申请公布号:CN203345034U],包括前梁、左转向机支架和右转向机支架,左转向机支架和右转向机支架均固连在前梁上。
前梁是车架的组成部分,需承受汽车内外的各种载荷,导致车架存在承载性能差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为了提高车架的承载性能常规容易想到的方式就是在现有车架基础上增设横梁,但增设横梁的方式导致整车重量大幅增加,不符合现有汽车轻量化的设计理念,不利于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车架的转向机安装结构,解决车架的承载性能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架的转向机安装结构,包括固连车架和转向机的安装架,汽车包括固连车架的控制臂,所述控制臂与安装架的一侧固连,所述安装架的另一侧与转向机固连。
汽车行驶过程中,车架承受由控制臂传递来的侧向载荷大,通过将控制臂与安装架固连,优化了侧向载荷力的传递路径,即转向机能承受控制臂传递的侧向载荷,以削弱车架实际所需承受的载荷,进而避免车架局部应力集中,由此提高车架的承载性能。而且,通过合理设置控制臂和转向机在安装架上的固定位置,以提高安装架的刚度,缩短载荷力的传递路径,进而最大程度避免安装架上应力集中,使安装架能够稳定的向车架和转向机传递侧向载荷,由此进一步提高车架的承载性能。
在上述的车架的转向机安装结构中,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一侧板和与第一侧板固连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与车架固连。该结构使安装架牢靠固定在车架上,便于转向机垂直安装布置,即转向机充当横梁,由此提高车架的承载性能。
在上述的车架的转向机安装结构中,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形成有内腔,所述控制臂固连于内腔的腔壁上,转向机固连于第一侧板的外侧壁上。通过将控制臂固连与内腔的腔壁上,使控制臂充当加强梁的作用,增大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安装架的刚度,由此提高车架的承载性能。同时,转向机的布置位置避免安装架单侧受力,缩短力的传递路径,保证安装架的刚度,由此进一步提高车架的承载性能。
在上述的车架的转向机安装结构中,转向机安装结构还包括控制臂支架,所述控制臂通过控制臂支架与车架固连,所述安装架与控制臂支架固连。通过将安装架与控制臂支架固连,一方面提高安装架的刚度,另一方面使安装架间接承受控制臂的侧向载荷力,避免安装架承受初始载荷力,由此提高车架的承载性能。
在上述的车架的转向机安装结构中,所述第一侧板具有位于控制臂支架与车架连接处的拱起部,所述拱起部与控制臂支架、车架均具有间隙。该结构尽可能避免应力在控制臂支架与车架的连接处集中,以提高车架的承载性能。
在上述的车架的转向机安装结构中,所述第一侧板具有与控制臂支架的外侧壁固连的抵靠部,所述抵靠部呈弧形且与拱起部圆滑过渡。抵靠部增大第一侧板与控制臂支架之间的接触面积,使第一侧板与控制臂支架之间的连接牢靠,圆弧过渡尽可能避免第一侧板局部应力集中,保证控制臂载荷力的传递路径,由此提高车架的承载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642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曝气池
- 下一篇:一种废水处理曝气装置